医生微信群爱心接力 做手术患者的“轮值护工”
2014-04-04
422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微信不光是聊天交友的工具,对于医生来讲,它还是为病人传递关爱和护理的纽带。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利用“心脏4病区小喇叭广播站”微信群,唤来病区值班医生、管床医生、研究生为患者老许做“轮值护工”。

老许是一名50来岁的仓库保管员,大约4年前,他的心脏出了问题。之前经过几次治疗。这次来江苏省人医治疗,心血管内科的陈明龙主任医师为其进行了射频消融手术,消灭了部分病灶。但在手术后2个多月,老许的疾病再次发作。陈明龙再次查看了老许的病历,建议他到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老许也同意,但没人想到这次他是孤身一人来看病。

得知老许是一个人来南京,没有经济能力,家里人也腾不开人手来照顾他。陈明龙主任医师一下觉得责任大了起来。老许的病情复杂,已经不是传统的射频消融可以解除的。为了治疗他的疾病,陈明龙多次和医院胸心外科邵永丰主任医师反复商讨手术方案,决定为其开展内外科联合治疗。3月22日,按照既定的治疗方案老许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很成功。但术后身上插着引流管和导尿管的老许生活无法自理,谁来照顾他?

于是,陈明龙医生就在他的微信群里发起了“爱心接力”。微博在“心脏4病区小喇叭广播站”的微信群里一经发出,随即得到众人响应。“床位医生和床位护士请关照好他,他是云南人,一人在这,经费也困难,争取康复期内不要出问题。”“陈主任,我把饭卡丢给21床管床医生,请帮他打个饭,他没有家属在这里。需要买什么就用我的饭卡吧!”老许的管床医生,同为心血管内科的居维竹主治医师第一个回复。谢欣、郑雅云、方印、蔡铖四位年轻的心血管内科研究生主动报名,并且立即排出了“值班表”。随后,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加入到了义务护理21床的队伍中来。“今天我值班,21床的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晚饭也已经准备好了,一碗粥两个鸡蛋。”“可以使用抗生素,明天可以给他补充一点高蛋白!多关照他一点!”一条条信息在微信中传递。来自台湾的研究生郑雅云还从家里带来了熬好的鱼片粥、撕成细丝的烧鸡肉以及卤排骨肉,一勺一勺地喂给老许吃。

“当你全心全意对患者时,患者也懂得感谢的。许叔叔嘴上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谢谢’!这样的经历也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什么是医者仁心!”方印说。

而活动的发起者,陈明龙主任医师也表示,刚开始也没想到这些90后的独生子女能把患者照顾得这么好,从周五中午到周日晚的手机微信群里,当一条又一条有关21床的信息跳出来的时候,当大家热情地表示会照顾好老许的时候,他也感到心里很踏实很温暖。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