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抗凝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2013-07-18
268

题目:房颤的抗凝治疗的风险和获益:ORBIT-AF注册表中的观察(Risks and Benefits of Anticoagu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Insights From the Outcomes Registry for Better Informed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BIT-AF) Registry)

背景:具有高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从口服抗凝治疗(OAC)中获益最大。自相矛盾的是,具有高卒中风险的患者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可能性较小。本研究评估了口服抗凝治疗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间的关系。

方法和结果:我们对2010~2011年的ORBIT-AF注册表进行了分析,该分析纳入了174个社区门诊的10098名房颤并使用口服抗凝药的门诊患者。口服抗凝药定义为服用华法林或达比加群。卒中和出血风险分别通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卒中风险(CHADS[2]评分)、抗凝治疗和出血风险因素(ATRIA评分)计算出来。患者平均年龄为73岁,58%为男性。总体而言,76%的患者接受了口服抗凝治疗(71%华法林,5%达比加群)。CHADS2评分高的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使用从53%(CHADS[2]=0)增加到80%(CHADS2≥2)(P<0.001)。口服抗凝药的使用随ATRIA出血风险评分的增加而轻微下降,由81%(ATRIA=3)下降到73%(ATRIA≥5)(P<0.001)。ATRIA评分和CHADS[2]评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关联(P=0.021)。对于较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使用随卒中风险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对于较高出血风险的患者,CHADS[2]卒中风险对口服抗凝药的使用影响较小。

结论:在社区门诊的房颤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比例高,其使用情况与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都相关。卒中风险显著影响了低出血风险患者的口服抗凝药的使用,而高出血风险患者不管其卒中风险如何,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比例都很低。

(选题审校: 董淑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目前我国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的使用比例非常低,仅为10%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医生和患者对于出血风险的过度担忧是抗凝药物使用不充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3 Jun 11.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759473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