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脂肪酸的生物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2013-09-18
256

2013年7月发表于《J Am Heart Assoc.》的一项研究对乳制品脂肪摄入量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的证据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乳制品脂肪摄入生物标志物血浆磷脂15∶0呈负相关,但与磷脂14∶0和反式-16∶1n7不相关。

背景:关于乳制品脂肪摄入量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的证据是混淆和不确定的。大多数早期研究使用了饮食摄入量的自我报告方法,且关注的是同一种族的人群。在该多种群队列中,乳制品脂肪的血浆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乳制品脂肪摄入量的客观测量指标,有助于评价不同饮食习惯的人群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方法和结果:在该多中心队列中,共纳入2837名美国成年人,基线时(2000年~2002年)年龄在45~84岁。使用标准方法测定磷脂脂肪酸,包括15∶0,14∶0,反式-16∶1n7,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进行前瞻性裁定。自我报告的全脂乳制品和黄油摄入量与15∶0磷脂脂肪酸的相关性最强,而不是14∶0或反式-16∶1n7。在包括人口学资料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多变量模型中,每个标准偏差(SD)单位的15:0磷脂脂肪酸可降低19%的CVD风险(危险比[95%置信区间],0.81[0.68~0.98]),降低26%的冠心病(CHD)风险(0.74[0.60~0.92])。对14:0和反式-16∶1n 7进行相互调整后,这种相关性增强,同样,对潜在媒介因子调整后,相关性也增强。血浆磷脂14∶0和反式-16∶1n 7与CVD或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无显著相关性。所有结果在白人、黑人、西班牙裔和华裔美国人均中相似。

结论:血浆磷脂15∶0是乳制品脂肪摄入的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然而没有发现磷脂14∶0和反式-16∶1n7与发病率的相关性。这些结果需要进行深入的乳制品脂肪、奶制品-特定脂肪酸和奶制品与CVD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选题审校: 张萌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该研究使用了客观的指标衡量了乳制品脂肪摄入的情况,是较既往研究进步的地方,可避免受试者自我上报法存在的信息不全与错误。通过这种方法还能实时监测患者的脂肪摄入情况,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控制。)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