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在线发表在《Ann Oncol》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治疗中,贝伐单抗联合低剂量α-2a干扰素(IFN)导致IFN相关不良反应事件(AEs)发生率降低,同时未使有效性降低。
背景:安维汀和罗扰素(重组α-2a干扰素)治疗肾细胞癌(AVOREN)研究已经证实了贝伐单抗联合α-2a干扰素(IFN;9MIU tiw)在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我们评估了mRCC治疗中贝伐单抗联合低剂量IFN是否可以在维持临床获益的前提下并降低毒性。
方法:BEVLiN是一项开放、单组、跨国的2期临床试验。已行肾切除术、未经治疗、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性mRCC,且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评分为低危或中危的患者,和有利/中级的接受了贝伐单抗(每两周10mg/kg)和IFN(3MIU每次,每周三次),直到疾病进展。将本研究与AVOREN研究中的MSKCC低/中危患者(贝伐单抗联合IFN(9 MIU))进行了描述性比较。主要终点指标为≥3级的IFN相关不良反应事件(AE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自首次治疗至最后一次治疗后28天内出现的所有≥3级的AEs和贝伐单抗/IFN相关的1~2级AEs均被上报。
结果:共146名患者进行了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9.4月。研究中任何级别和≥3级的IFN相关AE分别在53.4%和10.3%的患者中发生。中位PFS和总生存期分别为15.3个月(95%可信区间(C): 11.7–18.0)和30.7个月(95% CI: 25.7–未到达)。ORR为28.8%。
结论:与AVOREN研究的亚组相比,低剂量IFN和贝伐单抗联用导致了IFN相关AEs发生率的降低,同时未使有效性降低。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