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晨起血压上升MBPS之间的相关性,以及MBPS对血管损伤的效应知之甚少。2013年12月发表在《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发现,血糖控制不佳和胰岛素抵抗与T2DM患者MBPS的发生独立相关。
目的:晨起血压上升(MBPS)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然而,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和MBPS之间的相关性,以及MBPS对血管损伤的效应知之甚少。当前研究旨在探讨血糖控制和MBPS之间的相关性以及MBPS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障碍发展中的作用。
研究设计与方法: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我们研究了T2DM患者(男/女 25/25,年龄 60.1±13.2岁,n=50)的MBPS,并通过肱动脉血流介导舒张(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NMD)试验评估血管功能。
结果:糖化血红蛋白(ρ=0.373,P=0.009)和甘油三酯(ρ=0.375,P=0.009)与MBPS显著正相关。除年龄和24小时收缩压(24H-SBP)外,多元回归分析中的甘油三酯和糖化血红蛋白也作为独立自变量,糖化血红蛋白(β=0.328,P=0.016)和甘油三酯(β=0.358,P=0.014 )与MBPS显著正相关。在非胰岛素使用者中,在模型评估中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代替甘油三酯(TG),HOMA-R为一个显著因素。MBPS(ρ=-0.289,P=0.043)和糖化血红蛋白(ρ=-0.301,P=0.035)与FMD显著负相关,而24h-SBP与FMD(ρ=-0.359,p=0.012)和NMD(ρ=-0.478,P=0.004)相关。在包括年龄、性别、24h-SBP、MBP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MBPS与FMD(β=-0.284,P=0.044)独立显著负相关,但与NMD无关。
结论:本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佳和胰岛素抵抗与T2DM患者MBPS的发生独立相关,这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显著相关。
(选题审校:陈忻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