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的发展,旨在解决目前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目前移动医疗的使用情况是否真的缓解了难题?移动医疗是否已经完善?记者通过采访认为,移动医疗产业大发展至少还需要迈过两道坎。
第一道“坎”是法律和道德风险。目前,移动医疗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但却缺乏国家监管和相关法律规范。移动医疗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医疗手段,随着网络更新换代的加快,移动医疗的手段和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这样的发展却让我国的现有法律倍感压力。我国虽然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医疗行为,但对于网上诊断的主体资格及其诊断途径却难以明确界定。我国法律规定,医生只能在医院内行医,外出行医必须经过医院批准。因此,医生通过移动医疗APP对病人进行诊断,是否涉嫌院外行医难以判定。
从消费维权角度上来看,网络问诊也存在着患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风险。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医患双方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而患者按照手机看病软件上搜出的处方服药,一旦出现了用药问题,患者不知道该找谁来负责,无法维护个人的权利。另一方面,对于医生来说,通过医疗APP对患者进行诊断,在没有具有法律效应的病例或就诊记录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往往因为证据不全或者缺失而百口莫辩。
因此,引导移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顶层设计以及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至关重要。
第二道“坎”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移动医疗很热,国内移动医疗APP有2000多款,苹果应用商店为其单独设立了专栏,但直到现在,国内移动医疗仍在艰难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很多产品仍在初期规划阶段,寻找可产生增值效益的商业模式对移动医疗尤为重要。同时,用户对移动医疗APP的不信任也是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放心地使用这些软件,是这些商家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时的关键所在。
为了发展移动医疗,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它们的营销模式,因为在国外,一些移动医疗产品已经开始盈利。其主要通过向传统医疗链条中的B2B模式,以及面向用户的B2C模式来实现,前者是向医疗机构、医生、药企、保险公司收费,后者则通过向用户收取服务费和设备销售款来盈利,且多采用组合拳的模式。
无论如何,移动医疗已经正式步入中国的医疗环境大市场,在这个医改大行其道,环境风雨飘摇的时代,移动医疗如何能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最大的方便,并同时保持自己的盈利以维持发展,应该是所有移动医疗的供应商应该解决的问题。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