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嘌呤类药物是炎性肠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2014年2月,发表于《Am J Gastroenterol》的一篇文章对硫嘌呤使用和炎性肠病患者中非黑色素皮肤癌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硫嘌呤的炎性肠病患者出现非黑色素皮肤癌的风险只有小幅上升。
目的:硫嘌呤类药物是炎性肠病(IB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硫嘌呤治疗能增加器官移植病人中非黑色素皮肤癌(NMSCs)的风险。而在炎性肠病患者中,使用硫嘌呤类对于非黑色素皮肤癌的数据目前具有争议。
方法:我们从电子数据库中检索使用硫嘌呤的炎性肠病患者中出现非黑色素皮肤癌风险相关的全部文献,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章的参考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确定汇总校正危害比和95%置信区间(CIs)。采用漏斗图和Egger's检验评估出版偏倚。
结果:8项研究共纳入60351名患者,提供有关使用硫嘌呤的炎性肠病患者中出现非黑色素皮肤癌风险的数据。炎性肠病患者中硫嘌呤暴露后出现非黑色素皮肤癌的汇总校正危害比是2.28(95%CI:1.50至3.45)。研究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I2=76%),但没有证据表明具有出版偏倚。Meta回归分析表明人群研究(基于医院 vs. 基于人群)和随访持续时间可导致显著的异质性。基于人群研究和持续时间的亚组研究表明,基于医院和较短随访时间具有较高的危害比。
结论:使用硫嘌呤的炎性肠病患者出现非黑色素皮肤癌的风险仅轻微上升。基于人群和基于医院研究之间汇总风险的差异证明这个可能性,即确认偏倚可能导致该风险增加。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