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好医院,除了具有竞争力的学科团队外,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良好便捷的就医环境,既要让患者满意,也要让医生满意。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做到了。与此相比,我国的医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不仅占据了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还获得了全美最高的员工和患者满意度评价,成为全美唯一一家没有工会组织的医院,因为员工对医院很满意,不需要成立工会组织为他们的福利待遇进行谈判。
麻省总医院到底是怎样成为最好医院的呢?这一切都归功于该院的医院文化——“员工幸福”和“病人满意”,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Mission: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最高水准服务,通过科研教学提升医疗水平;第二,Vision:成为美国卫生行业质量和安全的领导者;第三,Credo:病人是医院的中心,员工是医院的最大资产,工作上要追求卓越,团队沟通非常重要,要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第四,Boundaries:不粗鲁待人,不违反制度,不同流合污,不泄露隐私。
如何让员工幸福?
医院占据人才,就是占据优势,但人才本身并不是核心竞争力,如何将人才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才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要有好的领导。麻省总医院有一个领导力模型,包括人员管理、流程管理、沟通管理、财务管理、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每位管理者都要参加这样的培训。到了年终要根据员工相关的三个指标(即本部门员工的满意度、离职率和多元化)对各级领导进行考核。反观我国的公立医院,医院领导一般通过通过任命制当选,考核机制也比较单一,所以目前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强调“去行政化”。
第二,要有好的同事。麻省总医院特别注重人员培训,他们的理念是:坚决不把一个毛坯零件放到流水线上去,所有人必须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此外,他们还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并给许多科室和医生配备秘书,以提高工作效率。他们的年终考核是是否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对同事是否尊重、团队协作情况、工作上是否追求卓越等,然后评定等次。而在我国,医生的考核和晋升单纯与发文章挂钩,在重科研,轻临床的机制下,医生很难有时间去思考怎样提高临床经验。
第三,要有好的前途。麻省总医院设有职业发展中心,提供各类培训,还在每年年底直接上级跟员工沟通,谈部门发展目标,谈员工个人成长目标,并帮助寻求两者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商定员工下年度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把员工变成一个个自己发动的小发动机,而不是一级盯着一级干,通过大发动机驱动小发动机。
第四,要有好的认可。医院通过各种方式,感谢和回报员工卓越的工作,增强员工的自豪感。这一点,我国的医疗部门更应该深思,医生的价值体现不出来,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何去给患者提高更好的服务。
如何让病人满意?
医院面对的客户是患者,患者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医院未来的发展空间。医院要做强做大不是考虑如何扩大规模,如何引进先进设备等表层问题,而是要上升到最根本的层面,如何满足患者的需求。
第一,注重全面服务。麻省总医院的医生、护士、治疗师、营养师、药师、社会工作者、牧师组成一个团队,为病人提供全面全方面的服务。令MGH自豪的是,他们是世界上首先引入社会工作者的医院。除了社会工作者外,医院还有牧师团队,满足病人的精神安抚需求。
第二,注重营造温馨环境,给予人文关怀。在MGH医院病房里,患者可以直接可以看到美丽的查尔斯河。走进医院,电梯走廊处处写着“请尊重病人的隐私”。值得一提的是,在肿瘤病房外有一道希望之墙,墙上贴满了病人如何与肿瘤抗争的成功故事。此外,墙顶上还悬挂着各色小旗,上面写着亲人的祝福话语。
第三,注重系统改进。改进系统,建立一个做对事容易、做错事很难的系统才是根本的解决之策。为此,需要建立一种无责备文化,鼓励人们公开错误,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系统,提高安全水平。
在中国,医疗机构的眼光不是落在如何治病上,就是落在如何赢利上,诚然,医院的本职工作是治病,但是患者的心理需求也同样重要。如果中国的医院也注重人性化,使就医者的体验增加了一份好感,少一份焦虑,于医院、医生和患者自己都是一大乐事,何乐而不为呢?
一位到麻省总医院就医的体验者Toby Israel说:即便对最成功的医院而言,患者入住后通过追踪、采访、照片文件和观察等方法对其最终做出反馈和评价,依然有助于其继续改进,对这一点我想众人皆知。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