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在线发表在《Diabetes Obes Metab》的一项为期24周、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表明,对于24周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ILPS 不劣于甘精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比,ILPS的HbA1c下降幅度较小,且夜间低血糖发生更频繁。对血糖控制不佳的T2D患者进行达标治疗时,将基础胰岛素加入到OAMs和艾塞那肽治疗中,可改善血糖控制,并很少发生体重增加。
目的:在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分别将2种基础胰岛素制剂(1次/日) [赖脯胰岛素鱼精蛋白悬浮液(ILPS) vs.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加入到口服降糖药物(OAMs)和艾塞那肽中,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该为期24周、开放标签、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将患者随机分配为在睡前服用ILPS组(n = 171)或甘精胰岛素组(n= 168)。ILPS vs甘精胰岛素的非劣效分析用两组第24周血红蛋白A1c(HbA1c)和基线差值(校正基线HbA1c)的95%置信区间(CI)最高上限表示,非劣界值取0.4%。
结果:ILPS vs甘精胰岛素非劣效性证明:治疗间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ILPS-甘精胰岛素)(95%CI)为0.22%(0.06,0.38)。ILPS较甘精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平均HbA1c下降少(-1.16±0.84 vs. -1.40±0.97%,P = 0.008)。ILPS和甘精胰岛素终点糖化血红蛋白<7.0%分别达到53.7%和61.7%(P = NS)。总体低血糖发生率(P = NS)和重度低血糖发生率(P = NS)相似。ILPS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高(P = 0.004)。两组体重增加相似(ILPS:0.27±3.38kg;甘精胰岛素: 0.66±3.93kg,P =NS)。与甘精胰岛素组相比,ILPS组的终点总胰岛素剂量低(0.30±0.17 vs. 0.37±0.17IU/kg/d,p<0.001)。
结论:对于24周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ILPS 不劣于甘精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比,ILPS的HbA1c下降幅度较小,且夜间低血糖发生更频繁。对血糖控制不佳的T2D患者进行达标治疗时,将基础胰岛素加入到OAMs和艾塞那肽治疗中,可改善血糖控制,并很少发生体重增加。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