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H患者预先使用他汀类药物不会改善功能性结果
2014-09-02
499

2014年8月,发表于《Pharmacotherapy》的一篇文章研究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先使用他汀类药物对结局和延迟性缺血性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预先使用他汀类药物不会改善功能性结果或预防延迟性缺血性事件。

研究目的:与初始入院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相比,确定提前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能改善功能结果,且使延迟性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病率更低。

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

设置:三级医院的神经科学重症监护室。

患者:在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共纳入295名序贯SAH患者,在这些完成用药史的患者中,41名患者在入院前服用他汀类药物,295名患者在入院时服用他汀类药物。

干预措施:根据医院协议,所有患者接受临床用于治疗SAH的标准治疗,包括急性他汀类药物治疗,和入院第1天至第21天使用肠内普伐他汀,每日40 mg。

测量方法及主要结果:使用校正Rankin量表(mRS)评估第14天,28天和3个月患者的功能指标结果。用临床评价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延迟性脑缺血。入院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更有可能有糖尿、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病史。相比,入院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与入院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的3个月的良好神经功能结果(mRS得分0~3)无显著差异(56.3% vs 72.4%,p=0.095)。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中,仅仅通过年龄、是否存在严重破裂,以及冠状动脉疾病不可能预测良好的神经功能结果。两组的延迟脑缺血性事件的发展无显著差异(p=0.48)。

结论:入院前使用他汀类药物不能改善SAH患者的功能结果或防止延迟性脑缺血性事件。年龄、破裂的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疾病并不能预测较好的出院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学结果。

(选题审校:聂小燕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