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活性的实验室检测证据
2014-10-22
270

新型口服抗凝药不需要常规实验室监测。但是,在特殊的情况和人群中可能需要进行监测。2014年9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篇文章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关于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抗凝活性的实验室检测证据。

背景:非维生素K口服抗凝血药(NOACs)不需要常规实验室监测。但是,在特殊情况和人群中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监测。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关于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抗凝活性的实验室检测证据。

方法:研究者检索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报道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血药浓度与凝血检测结果之间关系的研究。使用QUADAS-2(诊断准确度试验质量评估-2)进行研究质量评估。

结果:研究者确定了17个达比加群,15个利伐沙班和4个阿哌沙班的符合条件的研究。对于达比加群,正常的凝血酶时间与临床相关的药物浓度不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较不敏感,在药物谷浓度水平可能是正常的。稀释凝血酶凝固时间(R2 =0.92~0.99)和蝰蛇毒凝血时间(R 2 =0.92~1.00)表现出优越的药物浓度线性关系,可用于药物的定量。对于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抗Xa活性与药物浓度水平呈线性(R2 =0.89~1.00),且范围较广,可用于药物的定量。检测不到抗Xa活性可排除临床相关的药物浓度。PT不敏感(尤其是阿哌沙班);一个正常的PT可能与临床相关水平不符。APTT灵敏度差,用于定量的线性关系不佳。

结论: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对凝血试验可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这些效应有利于解释NOAC治疗患者的检测结果。药物浓度水平和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的信息。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