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类的健康。在现有的模式下,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也要在治病过程中,给患者一个良好的享受。过程体验更值得我们注意。如何让整个医疗程序中最重要的患者看病更舒畅?如何让医院更有序高效地运转?患者流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已经成为当下每家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5月24日下午的“最佳医疗管理实践——医院患者流管理与服务创新”会上,来自梅奥诊所的国际部主任Melissa Goodwin、台湾马偕医院的副院长张文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执行院长陈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院长助理李志远,共同分享、探讨了医院患者流管理与服务创新的经验和模式。
美国梅奥诊所:患者至上——责任医生和团队模式、门诊患者流程
如果说医院的核心价值观是患者至上,梅奥诊所无疑对此作出了最佳诠释。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梅奥诊所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完善教学及科研,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增进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重视。
会上,来自梅奥诊所的国际部主任Melissa Goodwin通过对医院特点的介绍,分享了梅奥是如何成为世界一流、高效的医疗机构的。
梅奥的医疗管理模式或者医疗服务模式到底是什么呢?Melissa认为一方面是责任医生和团队模式。基础保健医生是医疗服务管理团队的枢纽。这个模式是,当有个病人来到医院后,梅奥会有一个责任医生协调病人所有的会诊,帮助病人安排所有的服务。在梅奥不是一个医生拥有患者,而是团队模式,很多医生共同为一个患者服务,这个模式对国内国外患者都很有用。
另一方面是门诊患者流程。当病人打电话到医院时,医院的工作人员会搜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然后处方一些检查。比如说中国有疑难杂症的病人要去梅奥看病,他们会提前搜集一些临床资料,拿到资料后做评估,安排好检查。病人到达医院后,首先要去国际办公室,由护士接待,做各项化验检查,然后才看到他们的医生。
很多中国病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先见到医生,而是先见到护士?“其实,这样效率更高。”Melissa说,“因此,我们的病人会接受到很多会诊。谁来安排所有的会诊?是由他们的责任医生,就是出诊医生。假设病人消化道出现问题,医生就会直接打电话给病人,这是一个团队的服务模式,还有一个整合的服务模式,所有的医生是围绕病人来服务的。”所有的程序走完后,病人会返回去见他的出诊医生。在整个流程中,护士的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她们会做一些小调查,了解病人的需求,然后提供相应的服务。
梅奥突出对患者全流程,从患者想去医院看病到离开医院,提供全方位服务,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包括医护团队开展团队式的协作服务,跟患者交流从不吝啬时间,这一特点让中国医生十分羡慕。“我在梅奥诊所国际办公处9年。我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可能会工作到九十岁。”Melissa这种对工作的热情从另一层面上也显示了梅奥诊所的魅力所在。
台湾:精实管理——团队运作 信息化创新 减少浪费
来自台湾马偕医院的副院长张文信认为,中国现有的医疗制度条件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中美医疗的差异,但用精实管理改造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这种差距。
精实管理就是要简化流程、节省资源、减少浪费、减少疏失。这个方法就是让团队运作正常,有助于破除各个部门的状态,让各个部门共同往顺畅的路走。
美国做精实管理的医院,普遍反馈的好处是临床的沟通简化了。通过信息化的布局、云端化的管理,在信息的云端里快速简化流程沟通的实效。这一点来讲,梅奥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验证。为了让各方面成本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他们还做了很精细的数字管理。
不管梅奥还是台湾,只有用更少的人力做更多的事,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客户真正想要的。要想做到这样一个循环的改善,还需要大家不断地了解,不断地规划,从而产生新的价值流。
精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国家要减少不良品的浪费,减少加工的浪费。我们的患者在医院里面等待候诊的浪费太多了。张文信认为,首先要解决物、财的供应,要弄清楚是谁掌握这些资源,是院长还是书记。第二,谁对这个资源的流程更重要。每个流程都有自己的困难所在,每家医院都有不同文化下的痛点。针对这个痛点,要有规划,针对每次的改善,要有它的范围,要有它的鉴定,要有明确的团队目标。
不同的方案,怎么样去做一个排序,也就是说,哪些方案不需要很多的付出可以得到很高的效益,哪些是要很高的付出而只能得到很少的效益,哪些最好是先不要做。在团队改善的时候要让大家的努力方向更加聚焦,这样聚焦改善的效果才会明显。
台湾马偕医院的急症流程优化很著名。每一个来急诊的病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病最严重,怎样在这么多期待之下,比现在做得更好?张文信说,可以用精实的方式来做方案的改善。其实医院有一个痛点,就是为了做一些重要检查在急症室等待的浪费,住院时在观察室的浪费。在整个信息上面,没有办法充分地掌握。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来呈现急症的动态,针对这些动态的呈现?在一天24小时里面,我们把这些病人的总数统计出来,这样在护理人员的派工上就可以更清楚地掌握。在信息系统里面,透过一些具体的监测,掌握各级人员的动态,病人一入院就提取信息,来处理不同病情级别的病人,安排等待顺序。
同时把会诊的流程也电脑化,在信息化里面,让每位会诊医生及时知晓信息,各科室会诊有多少人,医院的床位情况等。现在每一个医生都有一个iPad,刚开始他可以看报告、看CT,也可以对学生做教学,现在有了精实管理,医护人员甚至可以在知道病房要消毒后,就直接通知到保洁团队。用信息化减少沟通成本,用精细化的管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了让整个治疗的流程时间可以再缩短,还可以做很细的监控。通过信息的及时公布,将医院有限的资源释放出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改变。需要花在病人身上沟通的时间减少了,他们做事更有效率,加班也减少了,成本下降了。通过精实的训练,找出创造顾客价值的流程,让持续不断的改进成为工作的常态。
最后一点是住院制管理。不同国家不同医院,由于照顾方式的不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长短不一。其中日本住院时间最长,因为他们的照顾习惯是,开刀的病人要把它养得更健康,这样开刀的死亡率最低。精实的观念就是自己跟自己比。在医院现有的状态体制之下,我们能做的尽量做。比如,如何减少患者住院天数?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一个公立医院来讲,还会面临病人的服务时间延长、照顾的质量降低等问题。如果大家再精简一下,就是1000张床位的医院,如果每天每个病人住院减少0.5天,那可能就多50床出来了。过去患者住院天数偏长,我们把这些数据都纳入管理,做流程的分析,找出相应对策。
通过一些信息化的创新,用精实化的层略方法,云端化的管理来掌握状况、沟通团队,来保障流程的改善和流程价值创新的持续。
朝阳医院:预约挂号 医疗联盟
很多大城市的公立医院现在都是人满为患。目前整个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还不完善,导致患者就医无序。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顶尖的医疗机构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大家有了病,都愿意去最好的医院。对于这种现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执行院长陈勇表示,希望由政府来主导。
看病难,在中国是抱怨最多的一句话。但是看病到底难在哪里?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看病难,其实不是因为科技达不到,是因为看专家难,找最优质的医疗资源难。整个就医的过程很困难,这种消耗和等待,概括起来叫“三长一短”——进门的时候挂号时间长,然后排队时间长,最后等待的时间也长。什么短呢?就是坐在医生面前让医生检查的时间短。
怎么来管理呢?朝阳医院进门的管理就是首先推行预约挂号服务,无需长时间等待。看病通过预约挂号,复诊也实行预约,按约定的时间来就诊,而不是为了怕挂不上号而早早地到医院排队。但是,在中国往往是中老年人病患比较多,而很多中老年人不喜欢网络预约方式,也不会使用。怎么培养预约就诊服务呢?提倡预约有限,第一,全部投放预约,而且号源是有限的,患者要想挂到专家号只有通过预约。第二,在就诊排序上,是预约患者优先。所有的号源都采取分时段预约,通过这样精确到时间的预约,缩短患者等候的时间。当然,传统的窗口预约也保留,网站预约、手机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同时存在。预约率的提高,使患者在门诊等候的时间显著缩短。
还有一点就是,怎么样在患者进门之前就进行一个分解整合。为此,朝阳医院和周边的一些二级医院通过技术上相互协作,连成一个医疗联盟,来推动患者到社区去看病。这样就可以为老百姓需要诊治的疑难杂症腾出医院的空间。医疗联盟就是通过技术形成一个专科对接的模式,然后派出专家,统一诊疗规范,打造一个有序救济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联盟的重点是将病人向下级医院运转。
在优化整个服务流程上,一方面改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延长服务时间,同时在窗口实行同轨服务,比如增设挂号和收费窗口,实行比较新的层级,全流程的服务,还有患者满意度工程。
对于医院来讲,不管是做流程优化还是服务创新,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质量和安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核实和修正获得的资料信息,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比如同样是一个疾病的完整过程,操作诊疗是不是规范合理,高危患者的安全报价措施是不是规范的在使用,包括介入诊疗后术后的管理,是不是按照规定在执行,都是重点检查的内容。
强化这样的意识,如果没有这样的设备来进行这样的操作,可能还有一些需要继续提高的余地,针对这些适应症的规范问题要及时反馈给科室,反馈给医院的治疗管理部门。通过议政管理部门,通过政府的行为来督导完成工作。同时,在技术准入的核心要素,通过一些规范化的培训,来达到安全的目的。
无论推出什么样的服务创新,患者流管理的过程都是要透过循环的改善,透过现有的内部和外部的方式推动医院运营。当医院面临一定的风险和管理困难的时候,要进行不断地改善,对医院进行整体提升。作为医疗来讲,无论过程如何控制风险,如何通过工作提高质控过程,最终的结果就是病人的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是我们医疗最终的目标。我们可以探讨方法和过程,但最终都是要在安全这个落脚点上。
医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类的健康,在现有的模式下,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也要在过程中,给患者一个良好的享受。过程体验更值得我们注意。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