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收入低”、“风险高”、“医疗纠纷”、“暴力伤医”等已然成为医学的代名词。不仅仅是普通家庭子女不愿意从医,“医二代”们从医的概率也在快速下降,医学生正在进行大逃亡。同时由于医学专业分数偏低,甚至有许多学生将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当成能通往高等学府其他高分专业的跳板,令人担忧!
医学生大逃亡 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成跳板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13级自主调整专业工作拟录取学生名单公示》引起医疗界热议,根据公示名单,共有183名同学自主调整专业,其中原专业在医学院申请调整为非医学专业者高达53名,而仅有2名同学申请从非医学院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
“从我们11级到13级医学院转出人数一直在涨。”一位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如是说。那么,医学院学生大逃亡,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晓东”表示:“大学时课程艰苦,就业困难,必须有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参加工作后仍要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晋升要求高,工作时间超长,常年加班,这些都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国外的医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个人认为,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学医的最重要原因是有两方面:一、待遇不合理;二、频繁发生的伤医事件。”
但据上海交大医学院一位老师透露,大量医学院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很少是因为医患矛盾或者学医压力,而是因为这些学生当初报考医学院大都是冲着能转交大本部。该老师还无奈地表示,“这些学生仅仅就是想上交大,基本上都是被调剂的,交大学生转专业的政策较为宽松,基本不挂科就能转,而医学院不少专业高考分数较低,转到本部的专业高考要高出三十到四十分,于是医学专业就沦为了跳板。”
据其介绍,明年上海交大医学院和该校本部转专业的大门将关闭。
学医热情如何被消磨的?
学生报考医学院的热情在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从一个微小侧面就能得到印证——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医了。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几位资深医生,他们中的多数人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据中国医师学会的调查,2002年,不愿自己的孩子学医的家长占53.96%,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88.47%。
医学院校生源下降、吸引不到优秀学生,成为医学教育一个棘手的问题。优秀的中学生不愿意学医了!那么是什么导致学生不愿选报医学专业呢?
第一,医学生的培养周期比其他专业长,投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高。本科5年、硕士研究生3年后,如果不考博士,还要继续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也就是说,学生要经过10年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独立的医生,与很多通过4年本科学习就能走上社会的学生相比,他们要煎熬更多时日。
第二,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大过其他专业,每个学期都会遇到厚如砖块的专业书,众多的医学专业词汇让学生们背得昏天黑地,更不要说成为医生后,面对病人每时每刻变化的病情,不能有丝毫疏忽。而且,年轻医生还要轮流承担24小时的值班任务,工作压力很大。
第三,行医环境较差、病人与社会对医生不理解。实习医生经常会碰到病人板着面孔要求更换老医生,一些病人对年轻医生动不动就发火。甚至有时医生会遭遇带着录音笔、手持录像机来看病、准备随时为自己“维权”的病人。如此架势,让很多年轻学生的自尊心深受打击。
第四,医生收入较低。医学生读到研究生,各高校会给予每月几百元不等的补贴,而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住院医师,每个月收入为3000元左右。这个收入绝对值并不算低,但在很多医学生及家长看来,多年的付出与回报有点不成比例。
投入高、回报低、压力大,让一些考生及家长谈医色变。而就业的压力,更让许多考生在报考医学专业时顾虑重重。
背后的隐忧:未来医疗令人堪忧
在不少医疗界人士看来,本次转专业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更大隐忧是日趋尴尬的医学院招生。未来医疗令人堪忧。
医学院招生关系到医疗界的未来,然而不少综合大学医学院已经沦落到分数线远低于热门专业、招生靠调剂的境地。据报道,厦门大学医学院甚至采取免学费的办法来吸引优秀生源,但据说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所招的医学生质量一届不如一届,让医学界甚至都不再好意思提“精英教育”。一位长期坚持教学工作的科主任表示,“从带教时学生的眼神、反应都能够看出来,不少学生学得很勉强、吃力。如此下去怎么能行?”
收入低、风险高,学医的投入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较低的职业吸引力让医学院招生越来越不景气,一位来自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医务处处长因此发出了一个似乎耸人听闻的判断:未来十年是中国医疗界黑暗的十年。该处长表示,“现在是下降趋势,直到医疗改革使得医疗行业、医生职业具有了较强的吸引力,好的学生愿意学医从医,中国医疗界才会迎来新生。”
就交大医学院学生转专业事件来说,有关部门真的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跳板是医学院,如果不改变现状,仅仅是把医学院的转专业门关上,把那些无意学医的学生逼着学医、从医有意思吗?这样的结果,对于这些学生和医疗界来说,都只能是悲剧。
逃离工科将使中国未来缺乏罗阳式的优秀工程师去建设工业强国,去研发类似歼-15的高端产品与先进技术;逃离医科将导致今后不仅找好医生看病越来越难,甚至连普通医生也会严重短缺。
医生的短缺不同于工程师的短缺,工程师的短缺对家庭、个人的影响是间接的,人们一时还体会不到。但医生特别是好医生的短缺对家庭、个人的影响则是立竿见影。我们每个人迟早得生病、上医院,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对好医生的需求更是急剧增加,我们不能等到将来医生严重短缺时才考虑如何解决逃离医科难题。学医不仅时间长,且医生成长得靠长时间经验积累,至少要从医十年以上才能成为合格医生,如果本人有天资且勤奋,至少要从医二三十年才可能成为主任医师之类的名医。提高医生待遇和改善从医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医学教育改革,医务人员工作现状到了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