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远程指导极低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自我控制方法在血栓形成风险方面与低剂量INR方法相当,出血风险则低于后者。考虑到二尖瓣置换术(MVR)和双瓣置换术(DVR)的患者数量小,测试结果只对主动脉瓣置换术(AVR)患者有效。
目的:旨在研究在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自我控制疗效和安全性,主动脉瓣置换术(AVR)INR目标范围为1.6~2.1、二尖瓣置换术(MVR)或双瓣置换术(DVR)INR目标范围为2.0~2.5。
方法和结果:总的来说,1304名AVR患者,189名MVR患者和78名DVR患者随机分配到低剂量INR自我控制组(LOW组)(INR目标范围,AVR:1.8~2.8;MVR/DVR:2.5~3.5)或者极低剂量INR自我控制一周一次组(VLO组)及一周两次组(VLT组)(INR目标范围,AVR:1.6~2.1;MVR/DVR:2.0~2.5),用电子计算机化的方式指导INR值转移。我们比较3个治疗组间的III级并发症(大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主要终点)和总死亡率(次要终点)。
调查结果:在LOW、VLO和VLT组2年免于出血的比率分别为96.3%、98.6%和99.1%(P=0.008)。血栓形成事件对应值分别为99.0%、99.8%和 98.9%(P = 0.258)。在符合方案人群(参考:LOW组)中三级并发症的风险调整后的整合如下:VLO组风险比=0.307(95% CI:0.102~0.926;P = 0.036);VLT组风险比= 0.241(95% CI:0.070~0.836;P = 0.025)。2年死亡率的相应值VLO组=1.685 (95% CI:0.473~5.996;P = 0.421)和VLT组=4.70 (95% CI:1.62~13.60;P = 0.004)。
结论:远程医疗指导的极低剂量INR自我控制在血栓形成风险上与低剂量INR相似,但在出血风险中极低剂量INR自我控制优于低剂量INR。每周一次测试是充足的。考虑到MVR和DVR的患者数量小,测试结果只对AVR患者有效。
(选题审校:董淑杰 编辑:张帆)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