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日本研究曾发现,ABCB1基因致使P糖蛋白功能下降的DNA发生变异,导致抑郁症发生。掀开该原理,有望找到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2015年8月发表在《Pharmacogenomics J.》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ABCB1差异在抑郁症的个体化药物治疗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假设认为,编码P-糖蛋白(P-gp)血脑屏障外排泵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或ABCB1)的等位基因变异与抑郁症缓解和药物副作用有关。
我们在接受P-gp底物药物治疗的慢性抑郁症患者中予以检验该假说。REVAMP试验的83名患者中,我们统计了疾病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副反应的发生频率,并检测了6个ABCB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这6个SNP与缓解率和达到缓解的时间显著相关。控制了其他ABCB1 SNP一致性后,rs2235040和rs9282564两个少见突变SNP携带者与非携带者在缓解率和达到缓解的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这6个ABCB1 SNP也与一般副作用显著相关。但是,控制了其他ABCB1 SNP的影响后,rs2235040和rs9282564的常见纯合子野生位点具有更高的副作用发生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些结果证实并拓展了之前的观察,即两种ABCB1少见突变SNP能够预测采用P-gp底物药物治疗患者的疾病缓解,并证实这些SNP的常见纯合子具有较高的副作用危险。结果指出,ABCB1差异在抑郁症的个体化药物治疗途径中有较大潜能。
(选题审校:陈恳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