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发表于《J Clin Endocrinol Metab》的一项研究考察了过去二十年噻嗪类药物相关的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及其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联。
背景:噻嗪类利尿药是全球最常处方的抗高血压药,常与高钙血症相关。但是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却知之甚少。
目的:更新噻嗪类药物相关的高钙血症发生率,并阐明其临床特征。
患者和方法:在一项基于人群的描述性研究中,通过罗切斯特流行病学项目和2002~2010年期间梅奥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识别出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噻嗪类药物相关高钙血症的居民,并添加1992年前的历史队列。
主要结局:2010年美国白人人群的发生率。
结果:共识别出221名奥姆斯特德县居民,这些人在开始治疗后平均5.2年患有噻嗪类药物相关高钙血症。受试者是老年人(平均年龄,67岁)并且主要是女性(86.4%)。1997年后噻嗪类药物相关的高钙血症发生率开始增加,并且在2006年达到峰值为年度发生率每100000人中有20人,相比较1992~2010年间总发生率是每100000人中有12人。尽管62.4%继续噻嗪类药物治疗,在队列中未观察到严重高钙血症。停用噻嗪类药物的患者中,71%继续患有高钙血症。53名患者(24%)被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包括5名患者经历甲状旁腺切除术并且没有停用噻嗪类药物。
结论:许多噻嗪类药物相关高钙血症患者具有潜在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此外,1998年起噻嗪类药物相关高钙血症发生率开始快速增加,同时在这个社区观察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增加。来自针对骨质疏松症筛查的病例确认偏倚是最可能的解释。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