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新冠肺炎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该如何安放?心理专家支招
2020-02-13
628

面对疫情危机,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挺身而出,身处防控一线。除外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医护人员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减负、对抗压力呢?本文将综合各大媒体对心理专家的采访报道,希望能帮助身处防控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防控。
 
一、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心理问题的识别(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孟馥)
 
(1)紧急医学救援时,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1.身体疲劳,情绪压抑、克制、耗竭;
2.面对大量涌入的患者,感到压力、无助和恐惧,患者的不满情绪、攻击性行为导致的人身安全的威胁;
3.医疗防护、诊疗物资的缺乏,工作场所隔离不良,担心自身被感染;
4.对救援时限的不确定感,看见同事在工作中被感染后的悲哀和无助等;
5.担心家人的健康、被感染,家人出现危机时,无法帮助和照顾的内疚。
 
(2)出现“心理崩溃”的征兆:
 
1、身体反应:极度疲劳、躯体化症状(眩晕、头痛、失眠、胸闷、呼吸困难、胃疼、恶心、呕吐、腹泻、双腿乏力、肌肉紧张、发抖等);
2、心理反应:情绪焦虑、紧张、易怒、沮丧、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表达理解出现困难、与人交流不畅、淡漠、麻木、迟钝、噩梦;
3、出现职业倦怠(耗竭)的表现:情感淡漠、绝望、无助、内疚、非人性化、工作效率降低(执行力下降、操作失误)等。
 
二、防控一线医护人员自我解压的方法(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
 
1、对工作进行自我梳理,尽可能“把控节奏”。一线医护人员因为长期处于一种高应激状态,大量工作使他们时时刻刻都有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会让人非常紧张。这方面可有意识梳理,增加工作的确定性,从而有助于舒缓紧张感,使压力感有所降低。
 
2、自我接纳与肯定,建立合理的疫情影响预期。不要自责,每天给自己一定时间和自己对话,肯定自己,感觉自己的力量;通过自问方式,意识到或能觉察到个人的无限潜力;面向未来,增加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建立各种正向可能性预期,相信病毒传播终将离去,这段经历会是人生中最难忘、最可贵的回忆。
 
3、掌握身心放松技术,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心理调适。在繁重工作空隙,尽量利用碎片化时间,找一个自己习惯、适合的放松方法或技术自我调适,例如简单的呼吸放松、短程的冥想等。
 
4、学会情绪表达,在现有环境中寻找“支持同伴”。在医护一线寻找一个情感支持同伴,同为医护人员更会设身处地接纳彼此感受,哪怕几句话、互相问个好,或者一个简单的情绪分享,都会是坚持战“疫”的最大动力。
 
5、主动联系,感受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亲人的声音、一句话,都会是自己强大的心理支持。希望一线救援医护人员在紧张工作之余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联系家人,感受家庭的力量,而且家人也担心一线工作的亲人,所以对家人做一些简要的、哪怕是很简短的沟通,都是最有效的。
 
三、未和家人提及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 该提供怎样的心理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陆林表示,亲人的支持是很重要的方面。在合适的情况下还是要跟家里人说,去了一线治病救人,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的使命所在,取得家人的理解。如果家里有特殊情况,家人实在接受不了,暂时不告诉。但是亲戚、朋友、同事要替代不能告知的家属,发挥这个作用。跟一线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给予支持。每天有电话、视频的沟通,聊聊天,说说日常的家务,谈个10分钟也能缓解一线医护人员的焦虑。
 
四、确诊为新冠肺炎医护人员 心理压力如何应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高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
 
肖劲松表示,感染的医务人员在前一段时间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恐惧以及抑郁。有些医护人员感染后,又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因此心怀负罪感;加上隔离治疗时,又认为自己不被需要,因此整个人精神状态非常消极。“医护人员和普通市民都是受害者,大可不必过于自责。”他表示,通过支持疗法和认知疗法,已帮助多位医护人员走出心理阴霾。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但不少专家表示,待到新冠肺炎疫情好转时,社会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将逐渐凸显,不容忽视。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这份《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请转给“战疫”一线的医生护士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