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有医德的医生,在医院中看到那些深受疾患困扰,却无力抗争,只能依靠医生的帮助的患者时,都会产生同情心。如何尽可能的帮助这些患者,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心头的责任。复旦大学妇产科学系的蒋佩茹教授就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件医患共助,传递人间温情的故事。
有一天临近下班时,蒋佩茹的病房中来了一对夫妻,丈夫搀着妻子艰难地挪步。那女人喃喃一句“医生救我”后就瘫倒在地上。经过检查,蒋佩茹判断,这名患者怀孕17周,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重型肝炎,伴发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和重度贫血。
这位20岁出头的女孩子叫小刘,这样严重且复杂的疾病,是很多医院不愿意收治的,因为她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何况肚子里还有孩子。一尸两命的风险是医院最不愿意承担的。看着小刘脑袋歪在肩膀上,乱哄哄的头发衬得长满痘痘的蜡黄脸庞,蒋佩茹感觉到这样一场冰雹一样的疾病将眼前的女子摧残的像一个无助的被打落到地上的橘子。尽管她很清楚这是个棘手的活,病情复杂危重,瞬息万变,弄不好人财两空,招惹医疗纠纷,但她找不出任何理由不接受她。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经过无数次与死神抗争,小刘的病情总算是有所缓解。在这段时间,小刘夫妻二人的钱早就花光,蒋佩茹看着可怜的小刘,发动科室的医生护士,动用一切人际关系,用各种手段跟医务科、药房死缠烂打,百般辩解。那段时间,他们可以用“无赖”来形容。
但世事难料,祸不单行时有发生,小刘的丈夫不堪重负,一去不复返,把小刘一人扔在病房!小刘每天低眉垂泪、喃喃自语:“我理解他,他不是逃跑,他是没办法呀……”、“他是独子,他还要传宗接代呀”。有好心的护士提醒小刘为什么不联系自己的父母,小刘说自己家里也无力支付医药费,找了也没用,徒增烦恼。
正当蒋功茹为小刘接下来的治疗费用头疼不已的时候,一件事情让她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温暖。
那天蒋功茹正要出差,拖着行李箱匆匆走进电梯,另一个接受她治疗的患者家属跟着挤进来,塞给她一个信封:“谢谢您给我老婆开刀,知道您要出差了,估计等您回来时我们已经出院了,略表一点心意。”说完就跑出了电梯。蒋功茹掂掂这个红包挺沉,但时间太紧来不及推脱,只好拜托护士长处理。
不过蒋功茹灵机一动,她告诉护士长:“将红包还给18床,替我真诚致谢,如他们坚决不肯收回,询问能否以他们的名义捐赠给6床的危重患者小刘交住院费,我个人将深表感谢。”交代完这件事,蒋功茹就放心地去机场了。
令人欣慰的是,那对夫妻欣然同意把红包捐赠给小刘。护士长在科内走廊贴出感谢信,表扬18床夫妻的义举,并详细介绍了小刘的困境,号召大家向这对夫妻学习,伸出援助之手。不得不说,在面对同病相怜的患者,其他的患者总会爆发出仁义的同情心,他们积极响应号召捐款助难,加上医生、护士的捐款,竟然一下募到了8000元钱。
有了这笔钱,小刘的病情好得很快,又过了一个月,竟然可以出院了。医院最终也免了她余下的2万元欠款。
两年后的一个深秋,蒋功茹教授再次看见了小刘。她已经有了新的生活,此番前来是特意表达感谢。听说小刘还需要服用药物,蒋功茹联系了临川药理基地,介绍小刘参加一项风险极小的药物临床试验。小刘充分理解后欣然同意,她因此而获得了一个长达2年多的免费治疗机会,并节省了3万多元的药费、治疗费和检查费,同时还有知名专家随时解决治疗中的问题。
事情告一段落,生活还要继续。这样的故事其实在每一个医院的每一天都有发生。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满天飞,医生信任严重透支的今天,就是有着像蒋功茹教授这样的良医,有着科室患者这样可爱的人们,才将让中国的医疗环境中弥漫着温暖的气息。就像蒋功茹自己说的那样:“我感谢可爱的病人们在自己困难的时候还能慷慨帮助别人。但是我没有对医生和护士多说感谢,因为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他们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