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回应关切:新冠病毒与我们长期共存?康复后会留肺部后遗症?
2020-04-15
731

近期,对于新冠病毒是否会变成流感、愈后患者是否有后遗症、输入性病例是否会让国内疫情严重化及药物和疫苗研究等公众关切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做出了最新判断。
 
新冠病人不会有很明显的肺部后遗症
 
钟南山:与17年前的SARS患者比起来,新冠肺炎患者肺的纤维化程度比较轻,纤维化改善恢复比较快;一部分患者肺功能的检查显示,肺的弥散功能,即肺泡里利用氧的功能,通过一个屏障,气体交换的功能有些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功能会恢复。因此,新冠病人不会有很明显的肺部后遗症。
 
新冠肺炎说成流感 还为时尚早
 
钟南山:新冠病毒现在变异,很适合在人体内生存和传播。其传播力比SARS、MERS、流感都高,病死率也远比流感高。病毒的演变会有一个过程,将来会不会变成像流感一样存在下来,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是目前看起来还不行,因为现在的病死率还很高,估计新冠病毒还不会那么快消失。对于新冠病毒的演变,一方面要看自然演变,另一方面还要看防治情况。所以,将新冠肺炎说成流感,还为时尚早。
 
至于疫情秋天会不会再来、会不会到明年再来,没办法断定。因为新冠肺炎的病毒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用疫苗还是有效的。
 
少数患者会“复阳” 不存在感染性
 
钟南山:首先,在临床治愈的病人里,有一小部分刚开始核酸检测是阴性,后来又出现阳性情况。但该患者不会再感染,因为其身体产生足够多的IgG免疫球蛋白。其次,在大便、粪便或者上呼吸道又检测出阳性,对绝大多数病人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核酸的片断而不是病毒。曾有人对样本进行培养,发现培养不出病毒,说明病毒已死,不存在感染。
 
还有一种可能,有很少数的病人,可能因其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很多合并症,并没有康复。可能存在发烧退了,检查上呼吸道是阴性,但过一段时间就出现阳性的情况,所以出院之后需要14天的跟踪观察。临床观察发现,这类患者传染给别人的几率不太高,而本人绝大多数也不会再感染。
 
局部少量感染不可避免 同空间聚集仍需警惕
 
钟南山:国内传播基本没有或者很少,主要是国外疫情比较严重,包括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确诊患者继续增高。因此接触人群感染存在的几率很高,国外入境人员可能会有传染,要避免出现群体性的暴发。即使有个别感染,如果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就不会出现像第一波那样的暴发,但局部有少量的感染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复工、复产、复学,钟南山表示,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房间里面有很多人群聚集,当然很值得警惕。再加上各方面的自我保护,产生比较大的互相传染机会不大。最后可能面临着外来输入的传染风险。风险不等于现实,如果能够做到保持距离,平时不参加集会等情况,不应该产生比较大的疫情。
 
氯喹药物或缩短转阴时间 中医药治疗有效果可向国外推广
 
钟南山:瑞德西韦、氯喹的确对新冠病毒肺炎治疗有效果;中药连花清瘟、血必净疗效已有初步研究数据证实。
 
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最新报告中,研究了53个重症病人,发现瑞德西韦的有效率能够达到68%,也就是说重症病人原来病死率差不多是50%,用了药以后可以降到18%,那是相当大的成绩,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对于氯喹,对新冠肺炎是有效的,平均病毒转阴的时间是4天,对照组是8、9天,这个症状改善是非常肯定的。到目前为止,真正作为药物来说,瑞德西韦和氯喹看起来比较肯定。
 
关于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钟南山表示,连花清瘟对减轻发烧、减少呼吸道咳嗽症状、加快恢复都有效。病毒的转阴率和对照组相比,有缩短的倾向。对于新冠肺炎轻症和普通型患者,连花清瘟就被证明有效。不光在国内,在国外也可以推广。此外,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使用血必净减少了病死率,初步看起来也是有效的。
 
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也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尽管疫情总体态势向好,但国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增加,另一方面疫情偶发散发或内源性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可以说,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
 
对于大众而言,随着返工复工的进行和学生将陆续复学,依然要高度注意个人卫生健康习惯:例如勤洗手、注意呼吸道卫生、物体表面消毒、社交场所保持距离等。
 
正如钟南山院士强调的,社交场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参加集会、不要聚餐是当前我们需要重视的。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新冠病毒会变成流感?病人有后遗症?钟南山最新回应…

(2)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