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种针对早期脑损伤(EBI)和延迟性脑缺血(DCI)的新治疗策略来改善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2021年1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发现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立即开始颅内硫酸镁输注可降低脑血管痉挛与DCI的发生率,并改善临床结局,且无并发症。
背景和目的: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仍然预后较差。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了颅内硫酸镁输注联合静脉氢疗法在预后评分较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有效性。
方法:37名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配至Mg+H2、Mg和对照组。Mg和Mg+H2组接受颅内硫酸镁输注(2.5mmol/L),速度为20mL/h,共14天。Mg+H2组也接受静脉富氢溶液输注14天。首要结局测量为DCI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次要结局测量为3和12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和卡氏评分,12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血清和脑脊液丙二醛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g+H2组3~14天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显著较低,3~7天的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也显著较低。对照组的脑血管痉挛与DCI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3个月时,3组的改良Rankin量表和卡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1年时,Mg和Mg+H2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更常见。Mg+H2组比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高。
结论: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立即开始颅内硫酸镁输注可降低脑血管痉挛与DCI的发生率,并改善临床结局,且无并发症。颅内硫酸镁输注联合静脉氢疗法可降低血清丙二醛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改善Barthel指数,表明氢具有额外的作用。
(选题审校:程吟楚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Stroke. 2021 Jan;52(1):20-27.
Intravenous Hydrogen Therapy With Intracisternal Magnesium Sulfate Infusion in Severe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