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香港富商捐赠哈佛公卫学院3.5亿美元
2014-09-10
222

日前,香港晨兴基金会宣布,将向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款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9亿元)。这是哈佛创校378年以来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金额。这笔捐款将重点资助4个卫生领域项目:疟疾、埃博拉、癌症和肥胖等流行性疾病,烟草、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贫穷和人道主义危机以及失效的医疗系统。

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福布斯》2014香港富豪榜上排名17位,净资产29.5亿美元。陈启宗为恒隆集团现主席。陈乐宗是香港晨兴创投主席及晨兴基金会发言人。

晨兴基金会是香港恒隆集团的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1996年创立的机构,致力于推动慈善和捐助教育科研。陈氏兄出生于香港,都有求学美国的经历。其中,陈乐宗更是在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获得过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

创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不但是美国最古老大学,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大学,校产基金价值达327亿美元。哈佛大学表示,陈氏兄弟的捐款没有限制用途,可用来资助学生、兴建新校舍、成立种子基金以及支援学术研究等。同时,哈佛大学还决定将公共卫生学院改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以纪念恒隆集团已故创办人、陈氏兄弟的父亲陈曾熙。这是哈佛大学第一次因为慈善捐款而为一个学院改名,此前,哈佛只为纪念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而命名了肯尼迪政治学院。 

据报道,陈氏兄弟的捐款,让哈佛公卫学院满足了75%的筹资目标金额。该学院希望在2018年之前,募集到4.5亿美元。在陈氏兄弟之前,哈佛大学最大金额的单一捐款是今年2月由Citadel顾问公司创办人兼执行长、也是校友的格瑞芬(Kenneth Griffin)馈赠的1.5亿美元。

校友向母校捐款,这在美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因为许多校友觉得自己在这个学校接受教育,所以希望下一代、下几代的校友,都能接受同样,甚至更好的教育,所以会把自己的财富捐赠给学校。

前一段时间,潘石屹、张欣夫妇向哈佛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资助在哈佛读本科的中国贫困生,引起很多网友的质疑。同样的,陈氏兄弟的这笔捐款尽管获得很多赞扬,但仍然有人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把钱捐给中国的学校。

其实,美国著名大学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捐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募捐资金的管理规范,捐助资金的来源、用途、去向一清二楚,接受社会监督,也接受捐赠者及其后人的监督。每一个款项的使用都明确对外公布。

其实这些人不光给外国的大学捐赠,其实也给中国的大学不少帮助,比如帮助双方成为盟校,双方的学生可以交换学习。另外,你把钱捐给国内的大学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特别特别不透明,这些钱不一定都用在教育上,所以捐钱就没有一个保证。而捐给耶鲁、哈佛,你每一分钱用在什么地方,是非常清楚的。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