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挥起大刀,朝高值医用耗材砍去,不少耗材“朝为奢侈品,暮飞百姓家”:万元的冠脉支架成百元,冠脉球囊也进入百元时代,骨科耗材也被砍出了“骨折价”……
高值耗材集采后,心内科和骨科等热门科室的医生们也被站到了改革最前沿,心里五味杂陈,对于医疗安全、薪酬收入、职业展望等,有忧虑、有迷茫、有思考也有期盼。
百元冠脉支架落地 骨科耗材也将“步入后尘”
2020年1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的通知,拉开了高值医用耗材身价跳水的大幕。第一批重点治理清单囊括了18个品种,而骨科和心血管类耗材成为挨整大户。
此后,国家有关部门行动迅速。2020年11月5日,“国家队”首次组织的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战绩辉煌”,均价就从1.3万直接降至700元。今年1月1日起,“百元级冠脉支架”已正式落地使用。
继心脏支架降到地板价后,同为冠脉疾病治疗所必需的冠脉扩张球囊价格也随即大跳水。3月25日上午,京津冀“3+N”联盟冠脉扩张球囊集采结果公布,从均价3401元下降至319元,平均降价90%。而天津地区的患者,今年4月份就能用上百元冠脉球囊。
而除了心血管类耗材外,另一重磅科室骨科的高值医用耗材可能也无法躲过价格大跌的命运,第二批耗材国采品种就剑指骨科产品。
3月12日,一份《关于开展部分高值医用耗材医院采购数据填报的通知》的红头文件显示,人工关节类、脊柱类、创伤类高值医用耗材开始数据填报。
而事实上,骨科高值耗材目前已有多地方完成带量采购。从地方试点经验来看,2020年8月,江苏省第三轮耗材联盟谈判中,人工髋关节类平均降幅47.2%,最大降幅76.6%;人工膝关节类平均降幅67.3%,最大降幅81.9%。2020年11月,山东七市联盟开展骨科领域集采,拟中选骨科创伤类产品平均降幅67.3%,单个产品的最大降幅达到94%……骨科耗材同步迈入“百元时代”或许也不是不可能。
可见,耗材集采已经走向常态化,高值耗材不再高价已势不可挡。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带量采购的不断进行,高值耗材暴利时代将走向终结。
让耗材不再耗财 百姓获益却苦了医生
心血管类耗材的集采落地,让耗材不再耗财,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却苦了医生。
百元级冠脉支架落地后,冠脉支架手术量明显增加,不少医生是24小时随叫随到,半夜还在冒着自己心梗的风险给患者做心梗手术。
此外,集采政策执行之后,许多医院出现了支架配送不及时、型号和规格不全,甚至缺货的问题,长支架供应大大减少。
据悉,万元支架时代,统一品牌的长支架和短支架售价相同。但进入百元支架时代后,长支架多出来的材料成本,在厂家眼里就变成了“天价”。于是乎,厂家为了压低成本,减少了长支架的供应。对于医生们而言,以前用一根长支架就能完成的手术,现在得用2~3根短支架来拼接,手术难度加大,风险提升。
有时候,需要用到某个进口支架却没有,面对一些风险大的手术,医生会比较犹豫。
此外,集采后,进口支架的集采量是有限的,如何跟想要安装进口支架的患者沟通,也考验着医生们的智慧。
而除了工作量大增、医疗安全问题外,心内科医生们的回报可能还不如从前。耗材大幅降价,手术价格调整方案尚未推出,让穿着沉重铅衣,吃着射线的心内科医生们,内心充满委屈。
心内科医生的手术报酬是多少呢?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有文章曾报道,县(市)级医院一台冠脉支架手术的治疗处置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和麻醉费都在内)在2000元左右。而手术团队可分得的比例,每家医院规定不尽相同,以较为常见的10%计算,均摊到2名医生、2名护士头上,每人约可得50元。而最关键的是,这个定价标准并没有考虑手术的难易程度,手术半个小时和六七个小时,都是同样的报酬。试问,换做是你,你还愿意穿着铅衣吃着射线去做手术吗?还愿意为了几十块钱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吗?说实在的,现在去剪个发,一般的地方都得几十元钱。
救治患者是医生的天职,虽然个人得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的心态,但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内心的工作动力仍主要是救治好患者。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如何保障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保护医生的积极性,在集采降价同时,完善对医护人员的配套改革必不可少。
收入之外 年轻医生更担心晋升和学习渠道减少
毫无疑问,心血管类耗材价格的大跳水,会影响心内科医生的收入。而比起那些高年资、已完成晋升需求、生活稳定的高年资医生,还着房贷还要养小孩的年轻医生们除了担心收入锐减外,更担心晋升和学习的道路减少。
在高价支架时代,医生确实有某种程度的“获益”,但这种获益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更重要的是晋升和学习的机会。
以前厂家和代理商为了推进支架使用,会赞助各种培训班和学术推广活动。没有了这些渠道,医生们参加培训提升技术能力的机会变得极少。
而进口耗材厂家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非常受年轻医生们的青睐,会学到很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获益无穷。
而随着热门科室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各种学习机会无疑会大大减少。没有了学习机会,无法得知当下最新最热的研究热点。蝴蝶效应之下,年轻医生们最为担心的是晋升和学习的道路减少。
年轻医学生该何去何从?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走投无路传染科,稀里糊涂是内科,死都不去急诊科。
心内科和骨科,虽然辛苦,从早到晚都是手术,但可观的收入一直吸引着大批医学生心之向往。但从目前看来,这两大科室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之后,医疗链上很多人的收入打了折扣。从长远来看,带量采购的大势也许会影响医学生的科室选择。
毕竟医生的成长周期漫长,职业晋升之路又有众多拦路虎,加之各种医患纠纷,选择科室很重要。很多时候都是哪里热门就往哪里凑。各种集采来了,眼看着“大好钱途”成了泡影,年轻医学生会选择逃离还是坚守?是会继续选择心内科和骨科还是其他科室?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到答案。
以耗材养医终成过去 以技养医正拉开帷幕
高值医用耗材实施带量采购,加之国家大力推行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一方面,供应链利润势必越来越薄,企业与医疗机构间的灰色利益链条也将被斩断;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会倒逼医生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医生们再也不用为大检查、大处方所累,集中精力于疾病本身即可。
不过,集采落地,DRG的推出,如何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毕竟,医生也有一家老小要养,治病救人的情怀很重要,物质满足也很重要。总不是老指望着医生们饿着肚子去救人吧?
可以肯定的是,以耗材养医的时代终究会成为过去,以技养医正随着一次次的集采落地渐次拉开帷幕,为知识为技术付费的时代终究要来了!
器材会变,药物会更新,政策会调整,在医疗行业的每一次巨变中,虽然会有镇痛和迷茫,但只要保有自己的医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终会在改革中最终存活,而且可能会活的更好!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高值耗材不再高价后 医生的忧虑、迷茫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