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血管加压药通常用于升压。2021年4月,加拿大学者发表在《Crit Care》的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探究了通过外周静脉导管给药血管加压药相关的不良事件。
背景:尚不清楚血管加压药是否能够通过外周静脉(PIV)安全给药。使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检测在任何急性医疗环境中接受治疗的任何年龄患者中,与PIV血管加压药相关的局部解剖不良事件。
方法:检索了自建库到2019年10月的Medline、Embase、CINAHL、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和效果评价摘要数据库,检索无限制。也检索了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相关综述以及相关会议记录。研究的入组标准为:(1)队列、准实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2)在任何年龄或临床设置中进行的人类研究;(3)报道了与PIV血管加压药给药相关的局部解剖不良事件。使用改良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随机试验的偏倚风险,若合适,使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流行研究检查表评估。使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汇总发病率评估值。使用亚组分析探讨异质性来源。
结果:23项研究纳入到系统评价中,其中分别有16项和7项描述了成人和儿童。11项包括16055名患者的成人研究的Meta分析证实,与PIV血管加压药给药相关的不良事件汇总发生率比例为1.8%(95% CI,0.1~4.8;I2=93.7%)。儿童中,包括388名患者的4项研究的Meta分析证实,与PIV血管加压药给药相关的不良事件汇总发生率比例为3.3%(0.0~10.1;I2=82.4%)。亚组分析未检测到研究、PIV部位和规模或血管加压药类型或给药持续时间之间,基于临床地点、发表偏倚或设计等差异进行分层相关的统计学显著性影响。多数研究具有较高或一些发表偏倚的担忧。
结论:与PIV血管加压药给药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需要额外的研究来检测PIV部位和规模、血管加压药类型和剂量、患者特征等对PIV血管加压药给药安全性的影响。
(选题审校:徐晓涵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Crit Care. 2021 Apr 16;25(1):146.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administration of vasopressor medications through a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