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铿锵的歌声唱出了对寿命延长的渴望。“120万元打一针抗癌药,可以治愈癌症……”最近,相关文章和短视频在网络疯狂刷屏,令很多癌症患者兴奋不已。
120万一针,到底是不是“抗癌神药”?“身价”为何那么贵?肿瘤领域相关专家道出实情。
淋巴瘤患者陈阿姨接受CAR-T治疗 一个月病灶完全消失
2019年,陈阿姨因上腹部不适,来到上海瑞金医院就诊,经胃镜和活检后,确认罹患4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一线免疫化疗,肿瘤消失,此后,陈阿姨严格坚持着每三个月到半年一次的随访。
不幸的是,今年年初的PET-CT检查结果显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再次出现了。若再经历一次化疗,年迈的陈阿姨能否承受得住?
“我从网上看到,国内有一款新的CAR-T细胞疗法是可以治疗淋巴瘤的,我母亲是不是能用?”今年6月,中国首个获批的CAR-T药物——阿基仑赛注射液批准上市,陈阿姨的儿子立刻向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许彭鹏教授提出治疗请求。
一场57天的“抗癌战”打响了:6月30日陈阿姨进行了细胞采集,采集完之后,她的细胞就被送到了某药企的实验室和工厂中进行CAR-T细胞的制备,7月28日,患者开始了清淋方案的化疗。
随后,制备出的68 ml液体被送到医院。8月2日,患者开始进行CAR-T细胞回输,12天之后,CAR-T细胞立刻到达了顶峰,医生给予患者一些相关的治疗,很快她的细胞因子的释放综合征就得到了控制。随着CAR-T细胞扩增的控制之后,患者体温开始逐渐下降,非常平稳地度过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过程。8月26日,PET-CT检查显示,病灶完全消失了。
一张流出的阿基仑赛注射液的药品销售订单显示,该产品零售价为120万元/袋。
简单地说,CAR-T疗法就是应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经过基因技术重新改造,让它从一个普通战士变成“超级战神”的方法。
据媒体9月28日发布的消息,在阿基仑赛注射液上市百天后,全国范围内已有10例以上病人正在或准备进行该款CAR-T细胞治疗。其中,有两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后一个月评估,均获得了影像学上的完全缓解,即CT或PET-CT检查后显示病灶消失。
CAR-T产品并不适合所有的肿瘤患者
“当时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新闻——‘120万元打一针,2个月癌细胞清零’。其中的一些话语表达并非是专业医生认可的,我们不敢轻易说‘癌细胞清零’这几个字。”许彭鹏说。“我们想表达的是,患者在经过CAR-T细胞治疗之后达到了完全缓解,就是从影像学上看不到病灶了。”
陈阿姨出院后不久,医院就接到了很多癌症病人的咨询电话,询问能否尝试这种治疗。
没有发现病灶,这是医学上的“完全缓解”,但不等于“治愈”。至少要“完全缓解”持续五年,或许才能谈得上治愈。许彭鹏介绍,这名患者在治疗后的3个月,将会再次回到医院开展疗效评估,如果仍未发现肿瘤征象,那么从大概率上来说,未来实现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大。
许彭鹏表示,CAR-T治疗早在2017年就在美国被批准上市。2021年6月22日,中国批准它以药品的形式上市。目前,国内上市的CAR-T产品并不适合所有的肿瘤患者,国内批准的CAR-T疗法适应人群为既往接受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
一般情况下,并非所有淋巴瘤患者一开始都需要用到CAR-T治疗,因为初治患者有60%~70%可以通过一线标准治疗方式实现治愈。“以往针对这类淋巴瘤病人,通过化疗和靶向等一线治疗方式,就有60%~70%的病人可以实现治愈,绝大多数药物也可以进入医保,经济负担并不会很大。”许彭鹏说。
此外,淋巴瘤患者也并非人人都能接受CAR-T治疗,譬如肿块很大的患者,容易引发肿瘤溶解综合征,又如肿瘤长在脑部,CAR-T治疗的风险也很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肿瘤科副主任章必成指出,目前的CAR-T在肿瘤治疗上还比较“小众”,所获适应症范围也只针对血液肿瘤,而在大家熟悉的像肺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领域,CAR-T尚未被成功运用,而临床上这些患者更多。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应用时也需要医生团队有非常丰富的处理经验。
CAR-T疗法为何如此昂贵?
在全球范围,美国同类药物价格为在37.3万~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0万~300万元。
区别于传统药物,这是个人定制化的活细胞药品,有着高昂的研发、质量管理和生产成本,国内定价一方面是根据国际整体价格来定,企业作出一部分让利;二是考虑到CAR-T治疗对技术人员要求高,涉及流程复杂,以现有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降低成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药企CEO表示,已经积极与商业保险等合作,希望提供新的支付方式来增加药品可及性。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李雷介绍,患者接受CAR-T细胞疗法要经历以下步骤:
第一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CAR-T细胞疗法;
第二步,从病人血液中分离细胞,然后纯化得出T细胞;
第三步,进入定制化步骤,要有专门的实验人员进行细胞操作和培养,中间还会面临失败的风险,具体来说是用基因来改造T细胞,要把细胞改造得既能识别癌细胞、又能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原,如此才能形成CAR-T;
第四步,对CAR-T进行扩增,以获得大量CAR-T;
第五步,输入患者体内。
李雷表示:“这是标准的基因工程改造+个人定制,全程需要具体的实验室和医生参与,并且有很大的失败概率。要不是紧急治疗,可能都熬不过去。”他同时表示,尽管有风险,但这是应对癌症的终极策略之一。
总之,与网络盛传的“打一针完全治愈癌症”相比,CAR-T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一定要客观看待CAR-T治疗。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一针120万,癌细胞清零?国产抗癌“神药”上市后,有医院一晚接到上百个电话!制药公司高管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