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医生过劳现象 医生并不是“超人”
2014-12-01
438

著名导演赵宝刚执导的新剧《青年医生》正在热播,急诊室里一个个紧张的片段展现了医生们超人般的生活场景。但事实上,医生从来就不是超人,“表面风光,内心彷徨”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作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为何做个医生这么不容易?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这需要政策体制、社会各界共同来努力!

北京三甲医院近期内接连倒下三名骨干医生: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专家丁易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中青年医生的频频倒下,症结出在哪儿,刺痛了谁?

对于医生这个群里,工作强度大是众所周知的:平时除了手术、值班、病房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工作,有时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对于急诊医生,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不眠不休的情况几乎每周都有。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导致了医生群体中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患病率远高于正常人。而由于本身的工作环境的原因,这些慢性疾病无法得到较好的修养,因此一旦遇到急性应激因素,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为何做个医生这么不容易?

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加剧医生的苦和累

据统计,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病人都去大医院,这些医院的医生工作情况也就可以想见:每天每人要看几十、上百个病人,并且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工作时间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几乎人人练就“耐旱功”和“憋尿功”。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过于注重城市医疗卫生,忽视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投入不足,基本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平等。殊不知,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和小城市,这种方式直接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分布资源呈“塔尖强大、塔体单薄、塔基薄弱”倒三角塔形结构,也导致群众看病难和大医院医生过度辛苦。

2、医疗行业管理体制不尽合理让医生招架不住

医生分身乏术、体力透支和压力巨大等现象,在很多医院普遍存在。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除了医疗资源不足和不均衡外,医疗行业的管理体制不尽合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再好的医生不可能是“千手观音”,但由于现在医院在人员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好医生往往都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中,不少医院为增加经济效益推出的“专家门诊”,更让专家不仅自己“招架不住”,也大大降低了诊治质量。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不少医疗收费中的医生治病的“技术收费”偏低,使得名医不能把精力放在钻研技术上,而也只能在“跑量”上费尽心血,最终还累坏了自己的身体。要改变此种状况,就要对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管理方式。

医院管理上的另一个问题是对医生的考核过于简单化,平时工作的“计件模式”,评定职称看论文等,也增加了医生的工作压力。此外,还有医药不分等问题,也给医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甚至还会影响到医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

1、均衡分配医疗资源,实行医疗资源分配向基层医院倾斜。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医院的硬件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医院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提升,同时,相关部门也可实行结对帮扶,由大医院每年定期安排优秀的医护人员前往小医院挂职工作。小医院实力上去,人们更多选择在小医院看病,大医院医生负担才会真正减轻。

2、改革医疗管理的体制,就要针对存在的各类问题,拿出更为有效的措施,既要解决好医生看病的人员安排的不合理现象,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也要在更多方面为医生“减负”,努力为医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医生的身心才能得到改善,医疗水平才能提高。

3、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社区首诊等制度,是有效分解大医院压力、缓解“看病难”的好办法,但具体执行存在问题,不少地方都没有落到实处,需要尽快落实。

4、互联网时代,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缓解“看病难”,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近几年苏州在“智慧卫生”方面大胆探索,居民个人医疗健康信息的电子档案已部分建成,同时“医养护一体化”健康服务新模式也已经萌芽,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事实上,还原医生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我们患者是不是也应该自我反省:对于医生,我们的标签是否贴得太绝对?对他们的期待是否太高、要求是否太苛刻?医生是被冠以“白衣天使”,但是医生也是普通人,不是完人,也不是超人,一样会犯普通人会犯的错,一样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医生过劳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件事,医生不是“超人”,他们也需要休息。只有通过社会的重视、患者的理解、医疗制度的改变等,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减少医生因过度劳累而造成的悲剧。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