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郑一帆:详述神经变性疾病所致的痴呆
2024-09-24
3589

一、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隐匿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在几年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10年左右常因并发感染而死亡。病理特征是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s)、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海马锥体细胞颗粒空泡变性及神经元缺失。根据家族聚集性,AD可分为家族性AD(FAD)和散发性AD(SAD)。我国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3.21%,85岁以上为20%~30%。


(一)临床症状


1.认知障碍


本病多数隐匿起病,早期不易被家人和患者觉察,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减退,常常忘记一些小事,尤其是刚刚做过的事情不记得,以前熟悉的名字容易搞混。词汇减少,有时不断地重复一个问题,有时刚刚讨论的事情也记不起来。一般认为早期以近事记忆减退为主,远事记忆相对保留。


随着病情进展,当记忆障碍较显著时,其他大脑功能受累的情况也渐渐表现出来。由于记不起要用的词汇,使语言中断或书写中断。早期可保持对语言的理解力,以后渐渐不能执行较为复杂的指令。语言功能障碍的进展使之不能讲完整的语句,最后表现为失语。可出现计算力障碍,常常弄错物品的价格,逐渐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做。严重时出现视空间定向力障碍,表现为穿外套时手伸不进袖子,铺台布时不能把台布的角和台子的角对在一起,回家时走错方向或迷路。不能描述一个地方与另一地方的方向关系,不能独自去以前常去的熟悉场所。后期连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也不能描画。出现失用,不会使用最常用的物品或工具,但仍然保留运动所需的力量和协调。


2.精神行为症状


可出现妄想、错觉,有时伴幻觉,怀疑自己的年老配偶有外遇,或者怀疑子女偷他的钱财、物品。有时出现贪食行为,但多数情况下是忽略进食。初期可保持一般的外貌,以后逐渐表现为坐立不安,易激动或运动减少,或少动。不注意衣着、洗澡、剃胡子等。一般无锥体束征和感觉障碍,视力、视野可保持相对完整。

后期的主要神经系统体征有强握反射和吸吮反射,括约肌控制不能,缄默。运动技能减退,步态失调。腱反射偶尔变化。抽搐极少见。整天卧床,生活全靠护理。AD病程通常持续5~20年,患者常死于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


(二)病程


1.第一阶段(早期)


一般持续1~3年,以近记忆障碍、学习功能下降和缺乏主动性为主要表现。生活基本自理。


2.第二阶段(中期)


病程继续发展,智能改变日益明显,出现皮质受损症状,如失语、失用和失认,也可以出现片段妄想。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3.第三阶段(晚期)


在包括个人卫生、吃饭、穿衣、洗漱等各个方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有肌强直、震颤和强握、摸索和吸吮反射,大小便失禁。


(三)诊断


AD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患者详细的病史、临床资料,结合精神状态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有关的辅助检查、实验室资料进行诊断。临床AD诊断可依据2011版NIA-AA提出的可能或很可能A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在有条件地区应首先依据“很可能A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表 1)。


表1 2011版NIA-AA“很可能AD”诊断标准

 

表1 2011版NIA-AA“很可能AD”诊断标准.jpg


(四)鉴别诊断


1.额颞叶痴呆


额颞叶痴呆早期出现人格、精神障碍,记忆力损害出现较晚。影像学显示额叶和颞叶脑萎缩,与AD的弥漫性脑萎缩不同(表2)。


表2 阿尔茨海默病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的鉴别

 

表2 阿尔茨海默病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的鉴别.jpg


2.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为波动性进展或阶梯性恶化,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可能有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病史,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多发的脑血管病病灶。


3.正常颅压脑积水(NPH)


NPH多发生在脑部疾病后,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头颅外伤、颅内感染等,也可为特发性。临床上常出现痴呆、步态障碍和排尿障碍的典型三联症。头颅CT可见脑室扩大,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


4.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很少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其日常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相对保存,是介于正常老化及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部分可转化为AD。


二、额颞叶变性


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是一组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和语言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痴呆症候群,其病理特征为选择性的额叶和/或颞叶进行性萎缩。FTLD分为3种临床类型: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ehavioral variant of frontotemporal dementia,bvFTD)、语义性痴呆(semantic dementia,SD)和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progressive non-fluent aphasia,PNFA),其中以bvFTD最为常见,约占FTLD的70%。


(一)bvFTD的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逐渐进展,以人格、社会行为和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多在60岁左右发病。早期出现额叶损害症状,明显的人格和行为改变比记忆障碍出现得更早也更常见,有情感失控或冲动行为,易激惹,对事物漠不关心,部分表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Kluver-Bucy syndrome),即迟钝、淡漠、口部过度活动、口趋性(即将各种可吃或不能吃的、凡是可拿到手的东西都放进口中的试探动作)、退缩及不恰当的行为举止、性行为脱抑制,以及食欲改变等。随病情进展出现认知障碍,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语量减少,但是空间定向能力可以保存,晚期可以出现妄想以及感知觉障碍等精神症状。CT或MRI检查可见额叶和/或颞叶萎缩,额角扩大,额极皮质和前颞极皮质变薄,而顶枕叶很少受累。


(二)bvFTD的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诊断标准,推荐诊断标准如下(表3)。


表3 bvFTD的国际统一标准(2011)

 

表3 bvFTD的国际统一标准(2011).jpg


(三)bvFTD的鉴别诊断


1.AD


bvFTD早期出现脱抑制等行为改变以及人格改变,AD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影像学可协助鉴别。


2.麻痹性痴呆


临床表现变异甚大,各种不同智能障碍与神经精神病特征混杂,错觉和幻觉很常见,血清和脑脊液梅毒特异性试验可鉴别。


三、路易体痴呆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占老年期痴呆患者总数的20%,是仅次于AD而占第二位的原发变性痴呆。该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皮质下和大脑皮质中有路易体,且有老年斑以及神经原纤维缠结。


(一)临床表现


DLB有三大核心症状:①认知功能的波动性,并有注意力以及反应的明显变化;②反复的、生动的视幻觉,如患者在自己的房间内看到有人或动物或在墙壁上、天花板上看到抽象的图案,并能对看到的景象做详细的描述;③帕金森综合征:动作僵硬,讲话声音低,身体前屈姿势及步态缓慢、拖地。另外,一些支持症状也有助于DLB的诊断。如反复跌倒发作、晕厥、短暂意识丧失、抗精神病药物敏感,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都可以引起病情恶化、帕金森症状、精神错乱以及嗜睡的加重。


(二)诊断


推荐使用2005年修订版本的DLB临床诊断标准诊断 DLB(表4)。


表4 DLB临床诊断标准

 

表4 DLB临床诊断标准.jpg


(三)鉴别诊断


帕金森痴呆(PDD)和DLB都属于路易体病或α-突触核蛋白病,病因有一定相似性而较难鉴别。PDD也可产生视幻觉及精神症状,但出现较晚,一般认为如锥体外系症状出现1年以上才出现的认知功能受损以致痴呆者,PDD的可能性大。而早期就有认知功能受损且以痴呆症状为主伴帕金森症状者,则支持DLB。另外,DLB的运动障碍以肌张力增高、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PDD的运动症状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效果好,而左旋多巴对DLB的运动症状疗效较弱。


四、亨廷顿病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为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呈完全外显性。基因定位在4p16,为HTT基因CAG异常扩增所致。病理上表现为大脑皮质、尾状核、壳核等基底核受累,呈脑萎缩,胶质细胞增生。尾状核头部萎缩及侧脑室前角扩大。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在30~50岁发病,平均年龄40岁。临床表现为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及进行性痴呆。早期可以出现迟钝、情感淡漠、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但是记忆障碍不像AD那样明显。判断力往往受损,但是定向力、自知力往往保存。智力障碍有时可以作为首发症状,但舞蹈症状出现后认知功能障碍往往加重。常有抑郁症状,并有自杀倾向。

脑电图可见脑的各部位表现为低波幅、无节律的慢波,α波节律可缺乏。另外,对光刺激反应不明显,睡眠时缺乏纺锤波和K综合波。CT、MRI显示部分患者尾状核头部和壳核萎缩,以及侧脑室前角扩大。SPECT可见尾状核的CBF低下。PET可见尾状核和壳核的脑循环和糖代谢低下。尾状核出现代谢低下可见于发病早期CT尚无尾状核萎缩者或未发病但有亨廷顿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故尾状核和壳核的代谢低下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二)诊断


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①阳性家族史;②中年起病;③舞蹈样症状进行性加重;④进行性痴呆;⑤HTT基因CAG异常扩增(重复次数>37次)。


(三)鉴别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亦可同时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及认知损害,但两者遗传方式不同,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年龄轻,锥体外系症状常表现为震颤和肌强直,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角膜可见K-F环,常有肝功能异常。另外,神经棘红细胞病也有舞蹈动作,影像学上同样出现尾状核头部萎缩,需与本病鉴别,神经棘红细胞病常有癫痫发作,血CK增高,末梢血红细胞中棘红细胞数增多,HTT基因检测阴性可资鉴别,检查神经棘红细胞相关基因可确诊。


作者介绍
吴琪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神经科常见病如脑血管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


作者介绍
郑一帆

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阿尔茨海默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6)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