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卫计委公布了2014年中国卫生计生十大新闻。同时,在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有关大病医保、分级诊疗、薪酬改革、医务人员健康等问题,媒体进行了提问,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进行了解答。
一、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来到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习近平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关爱医务工作者,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精心钻研业务,加强医德修养,为人民群众多作贡献。在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当得知旱厕都已改为水厕,习近平十分高兴,他指出,小厕所,大民生,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二、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2014年4月,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在第一批311个试点县(市)的基础上,新增试点县(市)700个,同时地方自行选择352个县(市)作为省级试点,总数达到1363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68%,覆盖超过5亿人口。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统筹推动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4年10月22日至12月5日,国务院医改办牵头,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组成12个督查评估组,对29个省份(天津、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国家试点县)进行督查评估,结果显示,各地科学补偿机制初步建立,政府办医责任进一步落实,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有所创新,县级医院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格局开始破题,给人民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健康实惠。
三、“单独两孩”政策在全国各地实施
四、我国双线作战抗击埃博拉疫情
五、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召开会议,部署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提出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近期加快构建以“5+3”为主体、以“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启动于2014年2月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扎实推进,各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保障文件,设立55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拨付15亿补助资金,用于保障培训学员的工资待遇,支持基地建设和师资建设,我国医师培养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水平将大大提升。
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全国两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从法治、德治、机制多方面综合治理,一是加强法治,开展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截至2014年11月,公安机关破获涉医刑事案件1322起,刑事拘留1383人,移送审查起案件6106次。二是加强德治,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出医疗行业“时代楷模”,组织开展27场先进典型全国巡回报告。通报违反“九不准”典型案件。三是加强机制建设,召开全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对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4年1~11月,全国院内调解医疗纠纷2.7万起,人民调解处理医疗纠纷6.1万起,经法院处理1.9万起。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工作,截至11月底,全国共有5万余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
七、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共圆妇幼健康梦”
八、控烟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九、疾病应急救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3年2月,国办印发《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我国建立起疾病应急救助制度。2014年以来,我委全面加大了疾病应急救助落实力度,先后印发了《关于做好疾病应急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支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救助基金的核报核销工作。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上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在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补助资金14亿元的同时,地方财政共配套了3.8亿元。截至2014年12月26日,全国各医疗机构共救助患者32.9万人,申请资金16.0亿元。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缓解了医疗机构的急救欠费压力,“救急难”和“兜底”作用初步显现。
十、热点事件促进社会深入了解医学科学
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产妇张某产后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2月20日,有网友微博发出一组医生在手术室自拍的照片,引发媒体大量转载。上述两起事件报道初期舆论观点主要是一边倒的对医务人员的指责和谩骂,随着有关部门鉴定和调查结果公布,事件真相逐步还原,舆论逐渐转为理性,引发社会对科学报道涉医事件,合理认识医学局限性,深入全面了解医疗卫生工作的思考,呼吁媒体加强健康知识科学传播,医疗机构主动开展医学科普,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以下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与媒体的问答环节:
记者:
您提到将在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中继续提高补助标准,我想请问补助标准具体将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还有关于大病保险方面的一个小问题,我想请教,我之前了解到有一些省份筹资的水平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高,在大病医保筹资水平动态调节机制方面,将来卫计委会不会更多的有这方面的考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分级诊疗,我看到将制定《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我想问在《指导意见》当中对大医院,比如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诊的时候,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将如何来协调?
毛群安:
第一个问题,关于提高基本医保的补助标准问题,这个不是由我们一个部门决定的。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按照原定的计划,2015年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个人支付标准也会有相应的增加。为什么要提高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根据这几年来基本医保运行的情况看,目前我们国家基本医保筹资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离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全民基本医保标准的提升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医保开展的情况和国家以及个人承担的情况来提升,最后的决策权是在中央、在国家。
第二个问题,大病保险的筹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基本医保还处于广覆盖、低水平的阶段。讲到低水平,不仅是指我们现在的疾病补偿水平比较低,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一些大病补偿的能力比较低。因为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大数法则”只是保基本,对发生机率比较小,但一旦发生就可能产生重大经济支出的重大疾病却保障不够,所以大病保险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通过开展大病保险的试点工作,应该说总体情况非常好,使很多患大病的患者得到了较高比例的经济补偿。但同时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大病保险的筹资问题,在原来基本医保的筹资基础上,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进行大病保险,这就必须要进行很好的测算,而且要根据大病保险的运行情况来对筹资的方式以及筹资的水平进行统筹。
在大病保险过程中,统筹的区域越大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在大病保险制度的设计中,既要计算好筹资问题,又要考虑统筹的层次。像有一些省份已经在全省进行大病保险的统筹,这是我们所倡导的,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合舟共济,出钱的人越多,筹资的资金越大,保障的水平相应就越高。所以现在大病保险,一是筹资问题要解决好,二是统筹的层次要提高,三是在大病保险推行过程中要做好精算,做好统筹大病保险经费的合理使用。
第三个问题,大家比较关注的分级诊疗。分级诊疗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复杂。要较好地解决目前病人在大医院比较集中的问题,分级诊疗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这也是国际上的经验。目前,我们在推行分级诊疗的过程中,有几个考虑:
一是要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选择医院的现实情况,而我们要引导公众来按照分级诊疗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分流。在制定《分级诊疗指导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也确定了首先在一些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医院来进行分级诊疗的试点。要求有几个先决的条件,这样避免实施分级诊疗以后给公众的就医带来新的负担,或者说引发公众对就医的一些担心。在《分级诊疗指导意见》中首先明确加大公立医院的改革,其次是要推动大医院优质资源的下沉。比如说,北京市已经建立了30多个医疗联合体,就是大医院、小医院、社区之间纵向形成一个联合体,这样有利于病人在联合体内的流动。这个前提就是大医院要把一些优质的专家资源、医疗资源下沉,这样病人才能跟着医生走,我们只有基层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才可能让病人真正留在基层,否则的话,通过强制的办法让病人到基层就诊,这可能达不到目的。
二是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把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大医院扶持基层医院,把医疗资源下沉,同时还需要公众来理解国家之所以做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可能个人就医自由度上受到一点影响,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所以希望媒体在解读分级诊疗的时候,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讲充分,让公众了解国家的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了让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合理,运行更加有效。
记者:
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关于2015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想请教一下毛司长,今年在这项工作上具体的思路是什么?会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这个问题提过很多次了,特别是医务界人员比较关心。
毛群安:
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是医务人员关注的,作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是急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出台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我所得到的信息,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牵头协调这件事情。应该说在今年会出台。这是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回应。
记者:
看到2015年的工作计划里提到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想问多大程度上会涉及到跨国企业的原研药、进口药?还有会由谁来谈,在什么样的层级上来谈?这个机制的目标会是什么?
毛群安:
关于药品价格谈判以及整个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已经有“一揽子”工作方案,但是这个文件还正在审批过程中,因为药品价格谈判的机制建立也是根据目前药品采购的实际需要以及国家对于药品价格管理的新的调整而设计的。具体的内容我现在还不便提供,因为这个文件还在形成的过程中,等到文件最终形成后会专门对这个文件进行解读。
记者:
想问一下,在2014年,民营医院发展得非常好,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就是公私合营模式的出现,想问像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应该大面积的推广?也有人指出说这种模式是不是强调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强,不知道国家卫计委对此有何看法?谢谢。
毛群安:
动员社会力量来兴办医疗机构,这是国家,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长期倡导期盼的一个政策。随着国家对于社会办医支持力度的加大,最近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出现了一些规模比较大、服务能力比较强的社会办医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对于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进了境外先进管理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对目前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这些机构的性质,你刚才问题里提到的观点,我不是很认同。总体来讲,不管是什么所有制,只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政策,能够为公众提供质量安全的服务,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操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都会给他们以支持,对他们提出的政策上的一些要求会给予积极的回应。虽然过去民营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政策性的障碍,大家把它形象地称作弹簧门、旋转门、玻璃门,但是政策一直在朝好的方向转化,所以我们也希望新设立的这些医疗机构,包括过去已经兴办了一段时间的民营医疗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好当前这样一个好的政策环境,使自己的运营发展走上一个快速的发展道路。
记者:
2014年有太多的医务人员离开了我们,所以关于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被大家广泛的关注,不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对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毛群安: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包括医务人员之间微信之间传的消息,有几个医务人员得病,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去世,这个信息不仅对医务人员有很大的冲击,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也令我们十分痛心。
作为医务人员来说,他们更了解一个人应该劳逸结合,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但他们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给自身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这里有工作安排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自身不注意健康风险的问题。针对这件事,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关注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问题,要注意合理的安排工作,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用医务人员的行为来引领公众树立一个健康的生活理念。借此机会,我也想呼吁医务人员应该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我们的行动来给公众树立一个榜样,如果医务人员自身的生活方式就不健康,而且出现了很多的疾病甚至是死亡的事件,这恐怕对全社会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怎么样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希望除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做好工作之外,也希望公众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医务人员往往由于患者太多,坐门诊时连水都不敢喝,坐那儿一上午不动窝儿,甚至很多专家门诊的时候,中午都顾不上吃饭,一直从早上干到下午。所以这就回到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如果公众能够理解,按照分级诊疗,这对医务人员也是一个支持,对他们的健康也是一种保护。如果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都保障不了,谁来守护大家的健康?所以希望全社会在2015年能够更多的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
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视察的时候也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心、放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的安心、放心、舒心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希望媒体持续关注这个问题,也提醒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健康维护。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