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女医生收到满满祝福 有信心重回手术台
2015-06-10
286

近日,我网站报道了“福建省立医院59岁女医生被84岁男患者砍伤”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耳鼻喉科主任李瑞玉手掌肌腱断裂。事发时,在诊室里的一位病人家属陈华(化名)抱住行凶者,制止了更大的伤害。一些李主任以前的患者和患者家属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李主任深受感动,表示有信心重回手术台,望后辈不放弃。

救人者描述事发经过

陈华今年40岁,是福州永泰人。事发当天上午,他和孩子到省立耳鼻喉科看病,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瑞玉。

“事发突然,就几秒钟时间,我本能地抱住他,希望他不要伤人。”陈华说,“当时,李主任刚为我儿子检查完,正要为我检查,我看见一名男子(当时没看清是老人)进来,一只手放在李主任脖子上。我还以为他是和主任打招呼,但对方露出刀,抹了李主任的脖子和手,还把她逼到墙角。”

陈华说,他本能地抱住男子。拉扯中,男子手上的刀掉了,竟又摸出一把刀,继续刺向李瑞玉。他只好紧紧拉住男子持刀的手,然后用力往门口方向扯,将男子放倒在地,并紧紧摁住他。其他人夺下了刀。这时,陈华才看清,对方是一名老人。他问:“老人家,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老人声音沙哑,絮絮叨叨,陈华一句都没听清。

事后,李瑞玉被带到隔壁包扎,陈华还去看了一眼,确定李瑞玉没有生命危险,才带着孩子离开医院。

“老人太极端了,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来伤害别人。”陈华说,第二天,他通过报纸看到事件,但他一直没有告诉其他人,他就是那名救人者,“李主任替我们看病,我应该救她。希望李主任专心养病,早日康复。”

病人纷纷探望 熬汤送病房

上周六上午,福州金山一位依姆一早熬了鸡汤,坐公交车送到病房。但院方怕太多人探望会打扰李瑞玉休息,只好收下鸡汤,让老人先回去。次日,老太太又熬了鱼汤,谎称“我是李瑞玉妈妈”,才骗过保安进入病房。“我一定要看到你喝一口我熬的汤,我才安心!”老人家是李瑞玉几年前的病人,看到报纸后,因痛心李瑞玉受伤,还哭了。

老人刚走,一位年轻女子带着鲜鱼来到病房,非要李瑞玉收下。李瑞玉想不起来她是谁,女子说:“李主任,一年多前,你曾救过我的孩子。孩子那时才8个多月大,正月初二,你加班来医院做手术,救了我的孩子一命。这鱼是我凌晨5点在宁德的码头买的,坐动车送过来,鱼汤能促进伤口愈合,希望您能多喝点。”

李瑞玉:有信心重回手术台

“我有信心重上手术台!”8日,病床上的李瑞玉笑着说,她感觉手恢复得不错,“若真不能恢复了,不能工作了,我就回家煮饭烧菜,做一名好妻子、好妈妈。”

相比事发当日,李瑞玉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她说,其他病人和家属如此感恩,如此尊重,听到她受伤,是如此伤心,“这才是医生和患者间的常态。还是应该多传递一些这样的正能量,让这个社会更好一点。”

李主任称这些天不断有病人或家属来看望她,让她落泪,“这些尊重和感恩,是我继续从医的最大动力。”

问及是否因此时产生心理阴影,李瑞玉说:“都过去了,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她希望告诉年轻后辈:“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还是要走下去。需要你们的社会,还是好人多。我们要做好自己,不要对行业失去信心。”

希望李主任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原因很多,并不是依靠医界一方努力就可以得到解决。在当前形势下,医疗机构首先要倡导核心价值观,即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不断改善就诊流程,为患者营造舒心的就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重拾医学人文精神,给患者更多关怀。

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会导致从业者心理状态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会产生厌烦患者、过度保护、消极怠工、放弃行医等行为,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对于恶性伤医行为一定要严惩,怎能让医者在拯救生命的时候付出血的代价?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