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医生夜班猝死 如何拯救疲劳的医生?
2015-07-09
520

7月8日凌晨,中日医院青年医生宋某在值夜班时感到上腹部不适,疑似胃痛,但仍坚持工作,输液治疗后被护士发现生命迹象微弱,经抢救后辞世。目前医院已证实此事。近年来,中青年医生频频猝死,医生过劳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

据宋医生一名同事介绍,宋医生1983年出生,2009年入职,家中独子,没有妻小,父母均在河南老家,自己一人在北京打拼。这名31岁的年轻医生是名副其实的北医学霸,是02级的骄傲。在北大和北医的校园里,永远是起的最早,坐在教室最前面的一个。听讲最认真、笔记最全、字迹最公整的是他,各科成绩最牛,会毫无保留分享给大伙的是他。在医院,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是他,曾为便秘患者手掏大便的是他,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科研文献的是他,每餐就吃饺子和面条的是他……

青年医生在值班时猝死,令人惋惜。而过度疲劳对于不少医护人员来说,却是习以为常。医生的职责是实现他人康复,而一些医生在过度繁忙的工作中,疏忽自己的健康状况。医护人员陷入过度疲劳的状态,无疑值得医院和卫生监管部门反思。

因为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拼命三郎”的身影,这些年,年轻职员加班猝死的新闻时常出现。这反映出,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强大的外界压力下,人为了打拼可能会陷入一种“忘我”状态,身体不适所传递出的危险信号也常被忽视。而相比于其他职业,医生由于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担,就更显得“身不由己”,尤其是一些骨干医生,在医疗资源总体匮乏的情况下,不得不加班,处于持续的疲惫状态。

“疲惫的医生”在那些颇有声望的三级甲等医院却是更为常见。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全球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其去年的门诊量达到426万,床位7000张,院长表示加床的话可达到11000张。并且这家医院从规划来看在未来还要继续扩张。这样的“最大医院”恰是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极端体现,通过这个“世界最大医院”可以看到医疗环境的真实情况,也引发不同角度的反思:在如此庞大的就诊人群面前,那里的医生是如何工作的?是否也在疲惫中工作?

据去年对云南大型三甲医院的就诊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门诊医生平均每天接诊70人次,按照8小时工作制,每人次平均6分钟;专家门诊平均每天接诊30人次,每人次平均12分钟。不过,这个前提是患者之间完全是无缝衔接,并且医生在8小时之内不休息一分钟。可能各地的情况会有不同,但大医院的接诊压力巨大却是普遍现象。

医疗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对患者而言,加剧了“看病难”,往往为了一个床位都要大费周折。而对基层的一线医护人员而言,则难以避免地陷入疲劳状态。尽管一些大型医院近些年在不断扩充医护人员的规模,但还是比不上就诊数量的增长,更何况,培养一名优秀医生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一个医生好口碑的建立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于是,在医院的膨胀之路上,那些一线的骨干医生不得不加班加点,陷于过度劳累之中。而技术和口碑越好的医生就可能越疲劳。

好好活着才能造福更多病人——这是来自美国医师协会主席Jeremy A.Lazarus对于医生个人健康的忠告,美国《合理医疗费用法案》强调预防和健康。在德国,政府对“医生带病上班”这种行为如临大敌,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他们认为,德国医生平时的工作已经是高负荷运转了。若再带病工作,会搞垮医生的身体,陷入健康恶性循环,甚至会出现医疗事故。

社会需要好医生,社会更需要不疲劳的好医生。避免医生出现过劳死现象,需要将法定的休息权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在医改之路上,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如果任由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加剧,使患者过度集中到少数大型医院,虽然造就了一些“最大”“最好”医院以及不少口碑极好的医生,但那样的医院只会加剧看病难,那里的医护人员只会更加疲惫,这绝不是一种“健康”状态。

补充:近期医生猝死事件

2014年12月,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奇因连续五天做手术抢救患者,脑出血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9岁。

2015年1月1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鲁凯伍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2015年3月4日凌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名刚工作三年的规培轮转女医生在麻醉科值夜班后猝死,年仅26岁。

2015年6月29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年仅43岁。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