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移民”成为罕见病的唯一出路!
2015-08-12
346

去年,ALS冰桶挑战赛在世界各地盛行,它通过简单的规则向人们传递“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信息,呼吁人们关注“渐冻人症”。不过,热情来得快,消散得也快。由于缺乏一部针对罕见病的法案,社会支持也都停留在并不完善的零碎项目上,中国罕见病救助制度体系几乎为空白,一些被逼入绝境的家庭甚至打算移民解决医保问题。我国罕见病患者何日能走出困境?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罹患比例占总人口0.65‰~1‰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已知病种7000多种。罕见病80%是遗传性疾病,其中90%为严重疾病。近50%的受累人群是儿童,30%的患者平均期望寿命不到5年。

如果以为罕见病仅仅是我们这个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的问题,那就错了。在我国,罕见病的患病人口最少有1680万人,而且这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据。罕见病虽然从单个病种来看,发病率都很低,但由于罕见病的病种多达6000~7000种,所以实际上有着一个非常庞大的患病群体,亟待社会关注。戈谢病、法布雷病、庞贝病……这些对不少医生来说十分陌生的疾病,但却在无情地折磨着患者健康、危及患者的生命。

长期以来,“缺医”是罕见病诊断面临的常见问题。

“目前,我国的罕见病诊断,不少是在国外诊断出来的,国内大部分都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处长刘军帅说。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的管晓东博士在调研后发现,一般罕见病患者需要6~7次就诊才能确诊。这一方面源于现行医疗体系下巨大的城乡落差。农村地区患者被反复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成为家常便饭。

国家重视程度不高是另一根源。据管晓东介绍,目前,政府对罕见病的研究有一些投入,但投入远远不够,并且本就有限的投入80%集中在血液系统领域,如血友病。这又直接限制了医学界对罕见病防治的研究力度,由于群体基数小,相关科研课题的申请极难通过审批。

有药可用、用得起药,对罕见病病人来说是更为严峻的挑战。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秘书长崔亚洲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罕见病群体‘少药’甚于‘缺医’”。

数据显示,目前已知的7000多种罕见病中有对应治疗药品——“孤儿药”不超过400种;在我国,这400种“孤儿药”只有不到20%上市,进口渠道并不畅通。

我国“孤儿药”的自主研发上市更是不容乐观。

崔亚洲的团队抽取山东、浙江等7个省份100家三甲医院,以10年里收治的1004种、约42万例罕见病病例为样本,结合国外新药研发成本模型得出结论:在中国,如果没有政策扶持,某类孤儿药需30万~50万的患者,企业研发创新药才能获得合理利润。

问题不仅体现在研发上。对比了美、欧、日、澳4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孤儿药”政策后,管晓东看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孤儿药普遍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立法,涉及研发、审批、市场垄断、定价、报销等各个环节,有效保障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治疗,同时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欧盟很多小国找不到几例罕见病,所以欧盟把它们统一进行管理,整体建立法律。“我们要从制度、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管晓东说。

对于已经有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罕见病,病者更期待国内能像欧美日韩等地一样,将其纳入医保范围,或者,至少让国外研发的药物能顺畅引入内地。可惜,这种期望似乎遥遥无期。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或机构,自己研发罕见病药物的动力也不是很强。

“开发和上市一个罕见病药物,在欧洲的成功率为1/4317,美国仅为1/6155,而且新药获准上市,并不意味着就能赚钱。因此,国内药企根本不愿投入太多精力。”民间组织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介绍,在美国,企业研发出一种“孤儿药”之后是有7年市场独占期的,而且有绿色通道来加快它的审批通过,这样便降低了风险。

此外,“孤儿药”价格昂贵也是我国罕见病防治的关键瓶颈。以戈谢病为例,每位患者每年药费就超过200万元;而大部分罕见病“特药”都不在医保范围内。

2012年,青岛首开先河,第一次明确规定将罕见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之内。3年后,本着“以病带药”的思路,青岛已将26种罕见病特药特材正式列入大病医保清单。

“政府对罕见病、对‘孤儿药’的支持是‘1’,有了这个‘1’,就可以再通过方面面的力量往后面添‘0’。”中国血友之家创始人关涛感慨。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张宏冰教授认为,研究罕见病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病人本身,它对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罕见病的症状非常明显,在基因层面上也比较容易识别,其因果就相当于1+1=2的公式。而我们患上的其他普通病,虽然有些复杂得像微积分,但它们总归是以1+1=2这些公式为基础的。”

地球上每一万个人中,就有六到十个人在有限的生命跑道上,试图算出人类疾病微积分的答案。他们其实并不罕见。他们需要的,是被更多人认识。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