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来袭 医院为何还不接招?
2015-09-09
668

2014年,一股移动医疗之风席卷中国,各路资本纷纷投资,创业项目不断涌现。不过,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却难见医院露面。与中国不同,美国一些医院已经尝到了移动医疗带来的甜头。移动医疗来袭,中国的医院为何迟迟不接招?

2014年,美国数字医疗领域获得的总投资超过40亿美元,相当于前三年的总和。其移动医疗产品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医院和医生。以梅奥诊所为例,除了建立线上小诊所外,还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移动医疗应用,为患者提供装载有梅奥诊所相关信息和app的自动化导医服务ipad,并推出患者出院后的移动端跟踪。

事实上,除了治疗本身之外,诸如病人管理、诊后随访、疾病管理等手段对疗效的作用很难量化衡量,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节省医疗费用的具体金额。但是,美国这些医院为什么还不遗余力地引入移动医疗呢?

在一个服务主导的市场里,医生获得收入并建立名声的要素就是服务能力,这决定了他们会获得多少病人,进而得到怎样的收入。在提升服务上,医院和医生的动力是一致的。医院之间互相竞争,服务好的医院能够获得并留住更多病人从而扩大收入。所谓的“服务好”包括两个个方面,一是治疗效果好,医疗能力强,体现在医生能力以及医院本身的技术条件上。更好的病人管理,尤其是出院后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治疗效果,对控制复发率、再入院率等指标有帮助。这些指标也是奥巴马医改后,支付方衡量医院疗效的必须考核因素。另一个方面的“服务好”体现在以病人为核心的服务能力上,包括怎样和病人沟通,提升病人就医体验。移动端能够帮助医院更加贴近病人,增进医患沟通。以上两个因素决定了医院对移动医疗投入的动力。

反观中国,医院并没有积极地引入移动医疗为己效力。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医院引进移动端的项目,比如电子支付、移动挂号等,更多的是一种运营流程的改善,并没有真正涉及到治疗价值的核心。其中原因何在?

首先,在支付规则上,中国的医保是粗放的,并非像美国那样根据疗效来付费,而是根据治疗的项目来付费。医保在系统、数据处理和对接上都很难嫁接衡量疗效的软指标。甚至医保支付还处于区分欺诈、过度治疗都比较困难的阶段,还没有上升到疗效评估这样精细化的阶段。同时,医保的支付规则和整个市场对医疗服务的定价是重产品、轻服务的,医生和医院从支付方处获得的服务费用少的可怜,而产品报销非常可观。在这种制度下,医生的诊断被产品干扰得非常严重,因此无从谈诊断效率和价值,这导致中国的医院失去了采购移动医疗的直接动力。

其次,中国的大医院垄断着整个医疗市场。它们本来是最有经济实力采购移动医疗产品的群体,但因为它们并不真正缺病人,也不需要通过竞争来赢得病人,从这个层面来讲,也就失去了发展移动医疗的动力。至于基层医疗,缺少医生和患者,在中国是最薄弱的一块,在于大医院的竞争中能够做好运营管理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无从谈对病人个体的精细化管理。

第三,中国的医院管理也比较混乱。比如说,医院有些卡里,同样一个病历卡里,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原因是这是一个号贩子的卡,什么人都能拿这个卡来看病。同样,一些人拿着自己的医保卡给亲戚朋友们开药。也有一些人到了年底就玩命式地想把药吃完。即使医院基于这些数据来做临床分析,也是很危险的。

在服务没有成为医疗核心的大环境下,医院也很难真正有动力去采用移动端服务提高疗效或病人体验。尤其在这类产品本身的价值很难量化的前提下,目前的制度并不给医院动力去大规模采购这些项目,医生也很难真正有动力去使用这些工具。

因此,只有当服务成为医疗的根本价值,而支付方的支付规则以医疗效果为核心,才能真正促使医院去使用移动工具改善疗效,而医生也会有提升服务的动力。在目前靠产品生存的大环境下,医院总体来难以对移动医疗产生青睐。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