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院长集体大吐苦水
2015-12-10
5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民营医院的发展总体有所提高。但对很多民营医院而言,仍有不少难题亟待解决。在近日举行的2015海峡两岸医疗政策讨论会上,不少民营医院院长就竞相进行了吐槽。

土地和租房成本限制了民营医院的发展

台资医院投资代表雷宗贤院长表示,对他来说,土地是个大难题。雷宗贤表示,他们尝试申请土地,然后找合作的伙伴来办医。2014年,他们在上海申请了一家300张床位的医院,但是受限于土地的问题,能不能办成医院还是未知数。目前民营医院的土地都是按商业用地购买的,成本很高。

其实,医院是一个具有公益性的行业,应该按公益用地来审批。只要不改变土地用途,就应保持优惠政策。

雷宗贤还表示,对民营医院来说,成本控制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他仔细算过一笔账,在开业初期,单是租房成本就占到了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介绍,租的房子是商业用房或者工业用房,基建基本上跟商场上没有两样。如果租房能够享受跟公立医院一样的待遇,可能就很快会达到损益的平衡。只要能够达到损益的平衡,就可以办更多事情,例如引入更好的技术、更多的人才,进行扩张。

外来人才准入门槛的对接问题限制了人才的引进

某民营医院董事长曾经多次到台湾去引进妇产科方面的人才,但由于准入门槛的对接问题,台湾专家对来大陆有顾虑。台湾专家到北京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考试。他们都是专家、教授,但是来大陆以后还要重新再考试。台湾医生担心自己不能考过,不能接受。因此,有人建议取消考试,应该开具证明以后到公证处去公证。

人才短缺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短板”。如果人才流动问题解决不了,民营医院永远只能小打小闹。

公立医院挤压了民营医院发展空间

海峡两岸医事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郑文韶认为,一些地方公立医院的一再扩张,已经让民营医院没有了市场空间。他表示,中央政策跟地方政策在执行上有很大的落差,中央限制公立医院继续扩展,可在地方上往往都要从500床扩增到1500床。另外,公立医院把医疗专业人员基本上全部都吸纳走了,民营医院要再去投入就会有问题。

因此,有人建议各地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会办医政策,控制公立医院规模。

民营医院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低等特点;难吸引高端人才,顶尖级专家的人数不及公立医院的2%,竞争力不强;在政策方面还在存在着“玻璃门”,不能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等。这几大问题如果不解决,民营医院很难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真正迎来春天。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