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停电6分钟 手机灯光点亮患者生命希望
2016-01-26
450

1月24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因切换电源停电6分钟。一片黑暗里,急诊护士胡夏晴和几位同事分秒必争地抢回了一位心跳停止患者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同事高举应急灯,实习护士和患者家属们自发点亮手机灯光。正是这一束一束的光亮点亮了患者生命的希望,令人感动不已!

医院临时停电

1月24日下午,宁波市第一医院突然接到供电部门的电话,极寒天气,为了供电安全,要求他们尽快切换电源。

医院是双回路供电,互相切换需要暂时断电,市第一医院有规定,断电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后勤保障部科长李波立即上报,随后通知各个部门,尤其是急诊、ICU、手术室等,让他们启动一些设备的临时电源,做好应对措施。

14:32,切换工作开始,医院进入停电状态。急诊的走廊不临窗,望过去漆黑一片,病床附近,两位护士举着应急灯照明。

14:35,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划破了黑暗,120急救车送来一位52岁女性患者,姓王。据急救医生说,在救护车上还是有生命体征的。

护士郑丹萍赶紧举着应急灯查看病人情况,发现她脸色晦暗,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郑丹萍心一沉,立即摸患者的颈动脉,没摸到搏动。

“需要急救!”她喊了一声,另外三位护士邱萍萍、胡晓晴、岑燕条件反射一样地加入了抢救,有准备药物的,有准备简易呼吸球的,有做心肺复苏的,同时还通知了医生。

不过,她们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应急灯的光线是从一个方向打过来的,而且不够亮,但顾不上去考虑太多,患者已经没了呼吸心跳,抢救分秒必争。

黑暗中手机灯光点亮生命的希望

幸好几位护士都有多年的抢救经验,对抢救物品的放置都熟记于心。取药品、呼吸球时,摸准大概位置,用手机稍微照一下确认就好。

胡晓晴回忆说,光线昏暗,比较难处理的是静脉用药。正当负责这项工作的护士拿着针头仔细摸索患者的血管时,一束并不很强烈的光线及时地照射下来,循光望去,原来是一位实习护士开启了手机的手电筒功能。

这束光就像个开始的信号,几位实习护士纷纷打开了手机帮忙。更让几位忙碌的护士感动的是,其他病床的患者家属们,也都纷纷加入了照明队伍。顿时,抢救的床位像被七八束“聚光灯”包围的舞台,参与抢救的护士和赶来的医生在这光亮里,轮流为患者做胸部心肺复苏。

另一方面,医院的后勤保障部也在竭尽全力地加快手动切换电路的速度,李波在现场反复跟操作人员强调:不要慌,把时间缩到最短。

因为每月都要进行模拟演练,操作人员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关掉4台变压器的负载、关掉变压器和进线高压电源、另一线路合闸送电,再反向重复前面几个步骤……

14:38,“噗”一下,急诊恢复了灯火通明,手机灯光一盏盏熄灭,但患者还没有恢复意识,医生和护士仍在坚持为患者做心肺复苏。几轮下来,虽然是极寒天气,大家后背都已湿漉漉了。

终于,14:44,麻醉师在为患者做了插管后,她恢复了自主心律,可以在呼吸机下辅助呼吸。经头颅CT检查,被确诊为颅内出血,患者立即被送进ICU病房,目前仍在救治中。

相关链接

2006年,国家曾经出台过《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

该意见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应对火灾、地震、长时间停水、停电、水源污染等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工作职责,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程序以及现场抢险程序等事项,做到分工细致、岗位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医疗机构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中,要专门制定医院病区(包括急诊、住院)人员疏散、转移方案。”

据悉,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大规模、不可抗力的大面积断电,医院的电源都应优先受到保护。一旦因不可抗力出现两套电路全部断电,医院还有紧急供电预案,备用电源设备可以保证手术室、ICU病房心电监护、消防通道等要害部位,这些电力可以维持紧急供电90分钟。

此外,如果手术中遇停电,医院也有人工应急方案。比如,呼吸机一旦断电,医护人员会立刻对正在被呼吸机抢救的患者进行人工球囊打氧,而手术台也都配备了医用手电照明系统、备用氧气瓶、人工吸痰吸血管等,这些都是为了应对意外停电而设置的。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