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名为《急诊患者等医生18分钟错过治疗时间 倒地身亡》的报道引发关注。患者“室颤”身亡,医生该当何罪?
因胸闷、心慌、气短,陕西勉县男子汤润武去勉县医院看急诊,没想到急诊科医生先让心电图室做检查。然而心电图室医生却迟迟不见,直到等待了18分钟后,病人栽倒在地医生才赶来。不幸地是汤润武却因“室颤”不幸身亡。
根据勉县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14日出具的《调解意见书》显示,死者汤润武10日下午6时在朋友陪护下到勉县医院诊治;6时38分挂号后,由急诊科医生接诊,要求做心电图进一步确诊;6时42分,交纳心电图诊查费后接受诊查,此时由于心电图值班室医生已前往其他科室给病人做检查,在此期间患者病情逐步恶化;6时55分左右倒地,心电图室医生7时返回后为汤润物做检查,显示为室颤;7时15分左右无生命体征。
而这家医院投诉科一位负责人则表示,这个事故属于意外,如协商不成建议家属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位负责人说,“室颤”也就是心脏骤停,往往发病在几分钟内。“其实就是他栽倒在地时,‘室颤’才发病的。”这位负责人说,而急诊科医生不到两分钟赶到现场,随后心电图室医生也赶到,因此“严格来说,我们的急救是从他栽倒在地开始的,所以并无过错。”
但对于急诊患者,尤其是心脏疾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胸闷、心慌、气短,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明显属于危重病人,作为急诊科的医生,理应意识到病人随时会发生意外,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检查与抢救,但令人哀叹的是,某些医生习惯了慢节奏,只要患者不倒地,不口吐白沫,就会走那个千篇一律的程序,拍片子、心电图、抽血化验等一系列常规检查,最后按检查结果治病。中国的这种“马拉松式”的检查,不知道已经耽误了多少患者的最佳急救时间,不知道产生了多少过度医疗。
如今,大凡到医院看病,无论病情大小,医生往往不对患者做什么诊断,而是先开单子让患者去做检查,等结果回来再做出治疗方案。似乎不是医生,而是那些医疗器械在诊断,然后由护士实施治疗。
医生怕因诊断不到位而承担责任,似乎可以理解,但过度依赖那些设备,过度检查,加重患者负担不说,而且难保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毕竟,那些大型器械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检查出来,也并非所有疾病都必须经过那些大型器械的检查。若干年前还没有这些先进的仪器前,医生不是照样看病吗?而且许多急诊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如果等到仪器检查结果出来再治疗,明显会延误救治时间,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显然,汤润武的死亡与医生的不作为有关,患者既然急诊,而且表情很痛苦,就不该先做心电图,如果你是有责任心、有经验的医生,就会临时采取急救措施。退一万步说,即便非得先做心电图,值班医生也不应出现空挡,对于危重病人而言,坐等18分钟,意味着什么,不用说大家都会得出结论。
至此,您还会认为汤润武的死亡是意外吗?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docvoice@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