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到底有多累?大医院患者的门庭若市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医生的辛苦,但没有当过医生的人恐怕无从真正体会其中的辛酸。有一位医生说出了这样的话:穿上白大褂,我不是超人战斗机,脱掉白大褂,我有着与你一样的生活喜乐烦扰。我们不禁要问:医生到底有多辛苦?到底有多无奈?下面我们就听一下这位医生的倾述:
从新年开始,我在医院加强治疗病房上班。顾名思义,加强治疗病房里的病人是全院最危重的。疲劳是显而易见且具体的。从早上8点上班,开医嘱查房,处理各种不同的病情,接诊新病人,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甚至半夜才能休息。很多时候,刚躺下没几分钟,护士便汇报病情,你必须立即查看病人并处理。想安稳睡几个小时,纯属奢望。总之,全天候24小时,你的大脑被十几位不同病情、动态变化的患者所填充。因此每次的24小时值班,都是一种高强度劳动。每次下夜班后,总感觉处于一种梦游状态。
脱掉白大褂,混入精神抖擞的上班族时,我与周围每一位年轻人看上去别无二致。没有人知道我是一名医生,他们永远无法想象我在整个夜晚为抢救病人而“浴血奋战”。一种轻松愉悦的疲劳袭上心头,因能让病人安稳地又度过一个夜晚而开心。但倚靠在地铁座椅上,即便看到年长者,自己也真的不是很愿意起身让座。在嘈杂的声音里,既困又累还乏。我偶尔也会开车。此时开车的感觉是,真想把车直接扔在路边,找个舒坦的地方睡一觉。遗憾的是,我只能使劲眨巴下眼皮,感叹内环高架今天咋这么漫长呢。
很显然,上述感受是“医生疲劳”在我身上的具体体现。去年12月,《梅奥诊所学报》发表了一项研究,几乎就是对我苦命住院医生活的真实写照。梅奥诊所的Colin West医生,对在这家医院的340名住院医生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追踪调查。他关心的问题是,住院医生的疲劳、睡眠缺乏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行车安全。答案是肯定的。有11.3%的医生说曾发生过撞车事故,43.3%的医生曾险些撞车。综合分析认为,工作倦怠、抑郁、疲劳、缺乏睡眠,与开车事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喜欢看医疗美剧的人,都会对连轴转、高强度工作的医生万分敬佩。事实上,长时间连续工作(往往超过24小时),这的确是美国医学教育的一个特点。这种满贯式的住院医生培训,对提升医生能力与水平的确至关重要。可是,由此带来的医生疲劳,一直备受人关注。我没法找到中国医生的相关数据。显而易见的倒是,能体现一个城市全年无休的最佳场所,便是上演生死的医院。
有句话说得好,“医生是有专业技术,愿意百分百救死扶伤的普通人”。穿上白大褂,我不是超人战斗机,脱掉白大褂,我有着与你一样的生活喜乐烦扰。医疗工作的疲劳,能影响生活甚至出行安全,那么对医疗工作有什么影响呢?
还是前面那位Colin West医生,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中告诉人们,抑郁与疲劳会影响住院医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出现了医疗错误(medical error)。在对400余名医生的调查里,有39%的医生认为发生过一次自己可以感觉到的医疗错误。不过,“可以感觉到的医疗错误”并不一定造成严重后果,而是指医生自己认为处置或治疗用药可能不当。无论如何,医生疲劳与抑郁可能对病人的安全产生潜在影响。疲劳容易理解,抑郁来自哪里呢?按研究者的说法,引起抑郁的原因包括倦怠、工作或生活压力、家庭问题、经济问题等。
看完了这位医生的自述,我们似乎能够理解医生的辛苦,但也无法真正体会。上文中这位医生提到美国梅奥诊所的Colin West医生对在这家医院340名住院医生五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倦怠、抑郁、疲劳、缺乏睡眠与开车事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医生疲劳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后果在国外备受关注,但在我国为何会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呢?众所周知,中国医生的工作强度是全世界最高的,但中国医生的疲劳问题却一直未被关注。
近几年,医生过度疲劳导致死亡的案例频频发生。医生疲劳不仅会危害自己,而且医生疲劳与抑郁可能对病人的安全产生潜在影响。希望此问题能得到公众及有关部门的关注!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