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医院用外科缝线冒充生物蛋白治耳聋
2016-05-12
314

一男子在上海明珠医院花费3000多元治疗耳聋,耳鸣反而加重。上海市卫计委近日传出消息:对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明珠医院涉嫌违规问题,市卫计委已要求浦东新区卫计委,会同区物价管理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据沪上媒体披露,明珠医院耳聋诊疗中心号称能治愈神经性耳聋。医院用于穴位埋植治疗的所谓国际先进技术生物蛋白,其实只是普通的外科缝线。

据媒体报道称,一个月前,家住浦东惠南镇的王先生为了治疗神经性耳聋,在网上搜到民营的明珠医院有个耳聋诊疗中心,在所谓专家的忽悠下,花了3000多元接受了所谓的高科技治疗,没想到耳朵越治越不好。

王先生从小就是个盲人,最近几年又患上了神经性耳聋,上海几家著名专科医院的医生都告诉他,他的耳聋无法治愈,只能戴助听器。4月4日,王先生由15岁的儿子陪同,来到了上南路3300号的明珠医院。在医院,一位自称北京专家说,可以通过穴位来治疗,植入一种国外进口的药物,北京已经有三万人被他们治愈。虽然家境贫寒,但听说能一个月见效、三个月治愈,王先生毫不犹豫掏出身上仅有的3000多元,打了五个穴位。一个月过去,王先生感到一点效果也没有,而且耳鸣也非常严重。

随后,媒体调查发现,埋入穴位的所谓国际先进技术的生物蛋白,包装袋上却写着江西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此外,医生的具体个人信息也存在可疑。

医学专家对此明确:如患者一至两周内突发耳聋,病发当天去治疗,可能有效果;但神经性耳聋发生超过一个月再治疗,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中华医学会耳聋治疗指南也指出,诊治耳聋,并无所谓的生物蛋白脉穴埋植技术。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等均属违规行为,一旦核实明珠医院涉嫌违规,将依法进行处罚。

上海以推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围绕医疗机构的执业范围、医务人员聘用、医疗广告、规范诊疗等内容开展检查,着力提升医疗监管的力度和效能。今年以来,上海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共对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8486户次,立案处罚198件,76.8%发生在社会办医疗机构。

下一步,上海将采取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一是要求各医疗机构围绕科室管理、医疗技术应用、医疗广告发布等开展自查,梳理存在的问题并立即整改;二是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着重对医疗广告发布、科室出租承包、医务人员资质等进行检查;三是着手建立官方的医疗服务信息便民查询展示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方便、多维度的医疗服务信息查询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