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敢再接大手术 谁的不幸?
2016-05-24
316

“肾萎缩”调查结论公布后,安徽患者刘永伟“肾失踪”的疑云本应消散。但这件事对于涉事患者与医生来说,远没有结束!

江苏省徐州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孙劲松表示,“肾失踪”作为一个舆情事件,徐州市卫计委已经有了调查结论。但该结论不是医学鉴定,刘永伟可以向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刘永伟如果对调查结果或治疗过程有异议,可以到医患调解中心调解,或者走法律程序。

但面对调查结论,刘永伟不这样想,拒绝相信第三方医院做出的检查结果,坚持认为主刀医生胡波难辞其咎。他的逻辑很简单:“住院期间,患者少了一个器官,跟医院、跟医生没有任何关系,说得过去吗?”刘永伟希望人们体会他的处境:右肾“没了”,左肾也慢慢变坏,“等开始透析,就真的离死不远了。”他还称,之前为了治病,欠了不少债。

而44岁的胡波是徐医附院的胸外科主任医师,从医22年,大大小小做过无数台手术。他依旧清晰地记得,2015年6月19日深夜,他正在家里休息,忽然接到紧急通知要他赶回医院,为一个在车祸中重伤的男子动手术。他当时肯定没有想到,这场手术未来会让他陷入一场舆论漩涡。

胡波性格稍显内向,少言寡语,因为“肾失踪”风波,他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不断接受着媒体和监管部门的问询。他一度连续失眠,“病人的不理解,我还能忍受,因为他们所处的状态,比如像刘永伟的病情,我很同情。但他用谎言等来攻击我,令我很难受。个别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更令人愤怒。”

胡波觉得自己被刘永伟“反咬”了一口,至今心有余悸的他说,自己不敢再接大的手术了。调查结论出来后,徐医附院给胡波放了长假,让他好好休息、调整。

胡波觉得“肾失踪”风波可能会带来这样一种后遗症:患者怀疑医生,医生被逼自证清白,双方没了信任。如果医生以后人人自危,采取防御性的检查、治疗,每一步都留足证据,避免担上责任,最终可能会导致过度医疗,患者反受其害。

医患之间的种种冲突,让双方都受到了严重伤害。某杂志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5.8%的医生表示,因担忧发生医患纠纷,他们在行医过程中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进行过防御性医疗。

学界普遍认为,医生的防御性医疗是医疗失误法律诉讼的副产品。近些年,防御性医疗已经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医学技术发展的停滞和医生执业水平的下降,并且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要真正解决防御性医疗的问题,除了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医疗法律制度,让医生重新建立起的对法律足够的信心,对医患互信的信心。”一名医生说。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