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螺丝一个铆,骨科手术就是如此。目前国内市场上骨科钢板螺丝种类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标准,一般医院都会建议骨折患者“解铃还须系铃人”,但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比如待在54岁的重庆璧山人老李身体里的两颗螺丝,就因为“身份不明”,找不到能够取出它们的专用螺丝刀,被迫成了待在老李体内的“钉子户”。
14年前手术植入两根金属固定棒
2002年,老李因为腰部疼痛前往璧山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表示,腰椎出现滑脱的病变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听着很简单,就是在老李出现问题的腰椎部位植入金属固定棒,并用螺丝固定。当年4月,老李做了手术,医生将两根固定棒,用螺丝固定在了老李出现滑脱的腰椎骨上。
不久老李出院,这些年来做了手术的腰椎“表现不错”。今年4月,家人觉得用固定棒固定了多年,且腰部没出现大问题,打算到大医院将当年植入的金属固定棒取出来,怎料遇到难题。
在新桥医院,骨科医生表示,当年在璧山医院植入的这两根金属固定棒要取出,得先拧开上面的螺丝,而要将螺丝拧开必须使用“一对一”的医用螺丝刀。可如今,不同医疗器械厂家生产的这类螺丝大小、型号各有不同,有些外观一模一样,但不同厂家所生产的大小均有细微差别,没有能够通用的螺丝刀。
要取出老李体内的两根金属固定棒,首先得查明其“身份”,究竟出自哪个厂家,型号是什么,而这些“身份信息”,就算经验再老到的医生也无法凭肉眼判断。由于无法找到对应的螺丝刀,老李只得回了老家璧山。
14年后找不到螺丝刀
在做手术的医院,老李查到了当年的病历本。但遗憾的是,病历本上并未记录手术植入的金属固定棒型号及厂家,且时间太久,医院表示已无法查询到当年的进货渠道。这样折腾下来,老李体内的螺丝被迫成了“钉子户”。由于无法查清型号,手术至今没做成。
新桥医院骨科医生郑文杰说:“体内植入固定棒这种方式,10%~20%的腰椎手术中会用到。取出时一般根据首诊负责制,在手术地找原医生取。因为只有原医院才有相关产品的记录,其他医院无法对植入体内的固定棒型号做出精准判断。”若当年老李植入的固定棒是钛合金的,不取出则问题不大,但如果当年用的是不锈钢,还是建议尽量做手术取出来。
上文所说的老李一直没做成手术,也曾有患者白挨一刀——某患者去医院取手臂内钢板,约3个小时的手术,医生用了5把螺丝刀,竟无法匹配患者钢板上的螺丝帽,钢板上一颗螺丝也没拧下!无奈之下,医生只好将打开的伤口重新缝合。医生抱着试试的态度进行手术,是很不严谨的,并由此产生了手术无奈终止的后果,应该承担责任。
目前国内钢板螺丝帽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供货厂家不同,螺帽往往存在大小口径的差异,有时是一批次的钢板配一套专用的螺丝刀。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回安装钢板的医院取钢板,但这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医疗器械监管、医方手术记录都存在不小的漏洞,需要反思与改进!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