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直播异常火爆,给了很多人施展才华的机会。网络直播空间的开放性让网络直播更加自由化、多样化,不过,某些违背道德、践踏法律的现象也不时出现。11月25日,有网友在某直播平台发现,天津某三甲医院胸外科一名19岁的护士孙某现场直播给病人插胃管。事件被曝光后引起巨大争议,以致她连发了多条微博致歉,称自己是不小心碰到手机,并晒出了辞职信。
孙某承认了直播中的人的确是她本人。在她的口中,这件事是这样的:“我上午9:30开始在XX直播平台看直播。因为医院规定不让带手机,我就放在一个挡着的盒子里,手机竖着立在盒里,我一直在看。这时候监护室里有病人呕吐不舒服,医生让我给下胃管。我起身时就碰到手机了,手机倒了,本来当时已经关了直播,准备给病人下胃管,但盒里还有块橡皮,橡皮正好碰到了直播界面上的小圆圈,自己就开始直播了。我没注意,就把手机继续立着,过来过去的,手机就自己在直播。过了10点,结束护理之后看了一眼手机,才发现这一错误,马上说了一句‘哎呀我穿着工作服呢!’立即关闭了直播。”5分钟之后她朋友给她发来信息,告诉她直播的样子被发在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她立即上网了解情况,并向网友道歉。
孙某毕业于护专,现在已经在上述医院实习超过一年,今年9月正式入职,11月17日已经上交了辞职申请,并且获批。据介绍,由于孙某已经辞职,没有被安排管理病人,而是辅助其他护士做护理工作。辞职之后要在岗一个月,孙某本应12月17日才离岗。不过,因为“直播门”事件,有关领导商议决定,孙某的精神状态已经不适合再在岗位上,决定让她当天就直接离岗。
网络直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形势,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化的繁荣,但直播假慈善等现象严重污染恶化网络文化环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网络直播在利用互联网创造经济价值时,并不能为所欲为、百无禁忌,互联网并非独立于道德之外,更不是特殊的法外之地。
对于患者而言,医院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地方,也是治愈因疾病所造成心理创伤的港湾。医院理应从细节服务上设身处地多为患者考虑,把尊重患者隐私当成一种常态,养成尊重患者隐私的良好习惯。谁料想,护士的手机竟然成了一扇窗,不仅对外释放医院内的信息,还是那么私密的医学操作。此事无论护士动机如何,都有悖医学伦理。
在西方,隐私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话题。不要说医生这样容易引发争议的特殊职业,就是普通人也对此非常自觉。所以,美国医院协会的《病人权利典章》里对病人的隐私权有专门规定: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权要求对隐私加以关注和保护,对病历研讨、会诊、检查,医院应谨慎处理,与病人治疗无直接关系的人员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才能在场。
网络直播本就充满争议。当直播超出法律和道德范畴,会摧毁人与人间早已危机重重的信任感。以本次事件为例,病人竟然被护士当成直播对象,本就持续恶化的医患关系再遭重击。
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任何具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直到他遇到限制为止。”直播时代,别让公民隐私无处安放!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