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警察抓小偷”,您听说过医生“抓”患者吗?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抓”60岁的王先生住院仔细做检查,挽救了一条生命。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医生“抓”牢患者 挽救一条生命
王先生心梗是因为生气。王先生的妻子章女士说,丈夫平时喜欢骑着助动车在外跑。今年9月28日,因为助动车被偷,他一时生气着急,“他平时没什么毛病,那天突然说出门走不动,全身还冒冷汗,于是上医院就诊”。
当时,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他们遇到的值班医生是心内科主治医师朱亚娟。听讲了基本情况后,朱亚娟感觉王先生的症状有些像心绞痛发作,随即建议他住院治疗。“根据这些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心绞痛短期内多次发作,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发生心梗。如果不积极治疗、不安排住院检查的话,一旦院外出现心梗,猝死的概率非常高。”
因为有“年轻医生缺乏经验”的印象,王先生与妻子起初并不愿住院,但朱亚娟的一些细节改变了他们的主意。
章女士说,当时她看到这个医生看病非常仔细,还把化验单和检查报告都翻出来逐一比对,一再建议住院。“那天听她帮我们联系床位,打了好几个电话,最后好不容易有个病人刚出院,我们可以住进去。”
住院检查后发现,王先生右冠堵塞已超过90%,明确诊断为心梗。医院当即施行支架手术,让他躲过危险。王先生说:“还好她‘抓’我住院仔细做检查,不然我就吃不到今年的年夜饭了。”
让章女士感动的是,手术当晚八点多,朱医生下班后还利用休息时间来手术室探望。“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正是她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上进的精神,救了我先生一命。”
出院后,王先生和妻子一直惦记着朱亚娟。“我们不认识她,她真的把病人当亲人一样。”章女士说,本来朱亚娟帮助联系床位,打了一个电话后可直接说“没床位,你们随访,下次有事再来看急诊”,这样的回绝很正常。“但她仍然不厌其烦帮我们联系,看病当天就把我们安排进了医院。”章女士说,入院时,她丈夫仍然一直坚持自己没事,可以回家。
12月8日,老两口写了感谢信给医院,但仍觉得表达的谢意不够,又于近日到医院送上锦旗,向医生表示感谢。“对病人和家属来说,医生的医技医术尽管很重要,但对病人是否负责更加重要,我一定要站出来说一说这件事,让大家都看到好医生。”章女士说。
朱亚娟表示,自己2001年入职,其实今年已39岁了,或许是在工作时常扎起辫子,看起来显得年轻。
朱亚娟表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或是一句温暖的话”。她坦言,在工作时也曾遇到过一些患者对年轻医生的不信赖,“反复抵触我们的诊断,有时还会去咨询自己认识的一些医生,往往可能延误病情。”
现在医生这个行业接触的负能量太多了,医患矛盾也不少,医生压力很大。不过,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通情达理的患者,只要医生真诚为他们服务,对他们多一些关心,他们会一直记得医生的好,甚至会感谢医生一辈子。将心比心,和谐的医患关系始于相互理解与尊重。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