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这么一位医生,他将精细轻柔与威猛爆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力”完美融合于一身,并将两者都运用到了各自领域的巅峰境界,他,就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眼科医生杜之渝。
在给患者做完视力矫正手术后,杜之渝脱下手术服,换上白大褂走出医院手术室,留下他的助手处理术后工作。他要立即赶到检验室,两名患者正在那里等着他复查眼睛。
完成当天的工作后,杜之渝又拎着装有运动服和拳击手套的袋子,快步走向医院附近的一家健身房。在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里,他要带着徒弟进行搏击训练。
55岁的杜之渝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眼科医生。站在手术台前,他的动作轻巧精准。而站到拳击台上,他在做动作示范时踢出的腿时常让戴着护具的徒弟难以招架。
了解杜之渝的人,也会觉得“神奇”:他崇德尚武,偏成了眼科教授;他医者仁心,竟又是武林高手。
能用拿手术刀的手一招制敌,也能用打拳的手在不到1mm的角膜上进行“微雕”手术,在杜之渝看来,天道酬勤,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一点一滴的勤奋换来的。
杜之渝坦言,如果不是杜之渝的爷爷当年坚持让其报考临床医学,现在的杜之渝可能会在物理或化学领域工作。他说,小时候他根本闻不惯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从没想过以后会当医生,甚至在工作后的前三年,人家喊他杜医生他还很不习惯。
杜之渝也明白,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因为从小他不想戴眼镜,所以从读大学起,杜之渝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以后他要让不想戴眼镜的近视朋友都能拥有清晰视力。毕业后,杜之渝从事眼科工作,其后又主攻眼屈光、白内障领域。
而说起习武,杜之渝的经历更加传奇,最开始习武是因为身体瘦弱。刚开始,杜之渝跟着舅舅学擒拿,十几岁时他拜重庆武术界知名元老张炳坤先生为师,学习少林拳和峨眉拳。
那时,习武之人被认为“五大三粗”。杜之渝也是张炳坤先生弟子中唯一的大学生。但杜之渝偏偏认为,普通人能习武,大学生能学得更好,在重庆医科大学学习期间,他创办“重庆医科大学武术协会”并担任首届会长,带领同学们“光明正大”地习武。
大学毕业后,杜之渝开始主攻实战搏击。他将摔跤、跆拳道、泰拳、柔道等融会贯通,自创出100多套散打实战搏击招数。1996年,34岁的杜之渝就已经获“重庆市一级拳师”称号。
身为一级拳师,这些年,杜之渝带过的学员已超千人,但正式收的徒弟只有二十多个,其中不乏公安干警、武警战士。更有趣的是,杜之渝的弟子中,还有眼科博士、神经外科博士、儿科博士、超声博士……甚至还有一名美国徒弟呢。
在杜之渝的书柜里,保存着两本英文版武术书,一本中国散手,一本关于泰拳,在书籍扉页,他的美国徒弟Shannon、一位空手道黑带高手写下了真挚的留言。
2001年,杜之渝到美国Vanderbilt大学做眼科访问学者,抽空到当地的体育馆去看看。而Shannon在这里当空手道教练。几次观察后,杜之渝邀请他交流武术,而Shannon当时只知他是眼科医生。切磋中,没有防护的杜之渝,硬是将身高超1.9米,拿着防护垫的Shannon一脚踢出去三四米远。Shannon佩服之极,当即拜杜之渝为师。
几个月后离开美国时,Shannon赠送给杜之渝两本全英文的武术书,并说:teacher(老师)和coach(教练)都不足以表达他的敬意,所以最后称杜之渝为master(大师、师父)。
因为工作的缘故,杜之渝差点放弃习武这个爱好。他最担心的是,如果当天教学员练习搏击,双手发力击打后会酸疼,那第二天怎么给患者做手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杜之渝每次习武结束后都会手持显微镊练习。他说,一开始手会一直抖,而且抖动的幅度很大;随着不断练习,这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一年多后,即使杜之渝手术前一天习武,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手术。
如今,杜之渝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已30年,他在眼科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他还连续13年主持我国眼屈光界的顶级学术会议——“全国眼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2011年8月12日,原卫生部发布“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卫生行业标准,该标准的六名主要起草人中就有杜之渝。
世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改变,唯有一点不会变,付出的勤奋绝不会被辜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古便是这样,杜医生的事情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希望他的事业能够越做越好!学医之人学会一些基本的防身之道还是很有必要的,试问又有哪个医闹与不法分子敢对他不客气呢?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