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小洛患上了过敏性紫癜,本应住院监测接受治疗,否则可能有性命之忧。但无奈由于无法负担治疗费用,小洛的父亲打算带孩子回老家。而就在他们准备登上返程的火车时,四川省人民医院一群“80后”医护人员打来了充满希望的电话:“把孩子带回来吧,钱我们来筹。”
4月27日下午3点半左右,小洛从老家被送到四川省人民医院。该院胡医生对其进行查体,撩开衣服发现,小洛的臀部、双腿上布满了皮下出血点,一个挨着一个的血泡,孩子抱着肚子痛得蜷缩成一团。
随后,该院儿科副主任周晨燕医生再次给小洛仔细检查,确诊小洛患上的是过敏性紫癜,这种疾病常常伴随腹痛、关节痛或肾损害,因为据家属称,小洛已经发病有一周左右,除了皮下出血,内部脏器极有可能也出血了,情况十分危急。周晨燕给小洛开了入院证明,让家长赶紧去办入院手续。临走前,胡医生特意叮嘱,如果省医院没有床位无法入院,就把孩子留在医院观察,大人去打听哪个医院有床位就去哪个医院,拖不得。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办理入院手续、住进重症监护室之前,小洛父亲得知每天的治疗费用至少需要2000元时,犯了难。小洛父亲淘遍全身上下也凑不够一天的药费。夫妻二人平时在成都工地上打杂,每天只能挣100多元,家里有老人和4个孩子,医疗费实在负担不起。没办法,小洛父亲打算带着小洛返回老家。
4月28日一早,周晨燕听值班医生说起小洛因为医疗费的原因没住院,8点刚过交完班,就给胡医生发去了信息。“病不复杂,但情况有点重,如果放弃治疗,这个孩子基本上就等于回去等死了。”接到消息的胡医生立即想办法通过医院就诊系统找家属电话,同时,来自几个不同科室的钟医生、马医生和王护士等一干“80后”年轻医生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为这对父子办食堂的就餐卡、有的在微信群里发了孩子的情况帮忙筹钱……
经过检查发现,小洛不仅有过敏性紫癜,还有胆道蛔虫、支气管炎和感染,幸亏及时接受了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根据医院诊断,目前小洛还需要进一步复查重要脏器是否受损。如果孩子出现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加重或是胆道蛔虫引发外科问题等,需要进一步治疗甚至手术。考虑到过敏性紫癜易复发,成都云公益组织联合四川省人民医院慈善办将为小洛发起众筹,以支付孩子的治疗费用和在医院期间的生活费用。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医生为患者垫钱付医药费,为患者筹钱做大手术。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不论场合,不论时间,只要患者有需要,医生就会伸出救援之手。患者被送进医院,医生一定是那个最希望患者得到最大救治、尽早康复的人。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