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气源动学说是《黄帝内经》又一基本哲学思想,也是指导中医学实践的重要理论。很多人都认为阴阳是风水学的概念,是封建糟粕,其实不然。阴阳二字源于古代先贤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概括,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科学性。那么,阴阳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阴阳二气对中医诊断具有哪些理论意义?下面将一一进行阐释。
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黄帝内经》首先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此前提条件下,又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了生命的本原问题,即“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黄帝内经》同时认为物质世界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实体,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黄帝内经》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这种精气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
阴阳的最初含义很朴素,仅仅表示阳光的向背,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这种对立消长、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物质势力,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两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凡是剧烈运动着的、上升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下降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两气是产生一切的根源,“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四时的变化,是万物生长、衰老、死亡的根本和决定因素,违背者则导致灾害,顺从者则可抵御疾病,这是养生保健的总原则。《黄帝内经》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只要仔细观察阴阳的所在而加以调整,以达到平衡、和谐为目的。阴阳两气在人体内能够维持正常的相对平衡,这就是健康,如果失调,就会致病。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外在环境有关,与人体本身内在的情志活动也有密切的相互关系。故而《黄帝内经》认为“风”、“风邪”、“外邪”是引发疾病的致病因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还包括生物性、社会性和心理性。《黄帝内经》始终认为在讨论疾病原因以及保健方法上,都必须充分考虑整个主客观的内外环境。“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黄帝内经》对个体差异的研究涉及解剖差异、体质差异、个体耐药性差异、心理差异、社会生活方式差异等方面,是世界医学史中研究个体差异一般规律最早的文献之一。
除了阴阳的概念,《黄帝内经》还用“气”来解释天、地、人的构成和运动,阐释人体的生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养生等,形成了以“气”为核心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广泛使用阴阳之气、五行之气、脏腑之气、水谷之气、营卫之气等概念。“气”是《黄帝内经》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要素,人与天地万物在“气”的一体化前提下“相参”、“化生”,所以,“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四时自然之气与人体五脏相通应,调顺时为正气,逆乱时则为邪气,“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黄帝内经》认为自然界和人是气化的产物,人体的生理之气同天地阴阳五行之气是相通相感的,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明确指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通过“气”建立了人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将《黄帝内经》中阴阳两气源动学说应用于临床中,具体就是望、闻、问、切四诊时,应首先辨别阴阳,如切诊中把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于阳脉,把沉、小、涩、迟等脉象归属于阴脉等。中医诊断以阴阳作为辨证之总纲,用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所以只要明白阴阳变化的规律、对疾病进行分析和辨别,纵使临床病证千变万化,也难逃医者的火眼金睛。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