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不少医学生还未曾完全退去昨日的懵懂,就要穿上白大褂成为白衣天使。当今的世界瞬息万变,医疗技术日益进步,不少医疗机器人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医生未来要被机器人取代的声音也不时充斥着我们的耳朵。
很多医学生怀着复杂的心情走上了工作岗位。
面对闯入者,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这一挑战呢?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的校长余艳红在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一番讲话或许能帮你解答部分疑惑。
在莘莘学子们的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余艳红表示,医学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将日新月异,但要始终保持医学人文的理性。因为无论医学的技术如何变革,医学的人文属性不会改变,人工智能代替不了医学的情怀。
余艳红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悄然而至,创新创造未来,创新正在时刻改变甚至颠覆着世界。未来的30多年,人类医学理论的颠覆性创新、医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医学模式的巨大变革都将可能发生。虽然医学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将日新月异,但越是这样越要警惕,千万不能沦为冷冰冰的技术的工匠,要始终保持医学人文的理性。因为,无论医学的技术如何变革,医学的人文属性不会改变,人工智能代替不了医学的情怀,医学技术代替不了“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同理心。医学需要人文的坚守,生命和健康的尊严需要有温度、有情怀、有同理心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守护。
余艳红满怀期待,希望学子们能成为“无影灯”,照亮患者和家属,驱散他们被病痛折磨的阴影!希望大家都能从平凡的职业中获得感动,感悟到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需要打动人心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都需要去维护自己所面对的每一个人的尊严。期待用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引领所在的行业,犹如大海中的灯塔、亦如夜晚的路灯,平凡而不起眼,却能为他人照亮前路!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医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是永恒不变的要求。早在约100年前威廉•奥斯勒就曾忧虑的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我们在行医的同时,要把“医学是人学”这一理念贯穿到临床实践中,并坚信技术再先进也很难有“同理心”,很难给人带来温暖。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