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眼中,外国食品安全,质量有保障,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欧洲多国“毒鸡蛋”丑闻犹如当头一棒。其实,近年来,在欧洲有毒食品的销售和生产变得日益猖獗,食品丑闻也不时发生。除了毒鸡蛋,欧洲还有过毒橄榄、马肉汉堡……
在本次“毒鸡蛋”风波中,鸡蛋出口大国荷兰受影响最大。此外,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瑞士等欧洲国家均曝出“毒鸡蛋”丑闻,一时间大批量的鸡蛋下架,数以百万计的鸡恐怕将遭扑杀。
比利时农业大臣迪卡姆9日出席联邦议会举行的相关听证会时透露,一份荷兰档案文件显示,荷兰政府早在2016年11月底就察觉到鸡蛋氟虫腈超标的问题,却未向欧洲其他国家通报此事。
据悉,氟虫腈可杀灭跳蚤、螨和虱子,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对人类有中度毒性”的化学品,大剂量食用可导致肝功能、甲状腺和肾脏损伤。欧盟(EU)法律规定,氟虫腈不得用于人类食品产业链中的畜禽。
欧盟自诩“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事实上却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1999年,比利时曾发生过严重的食品污染事件。在部分鸡肉和鸡蛋中测出含有高浓度二恶英,受到污染的食品还包括牛肉、猪肉、牛奶等产品,在欧洲引发食品恐慌。比利时有关部门发现问题之后,数月没有向公众及欧盟通报有关信息。
2006年,约有3000万枚沾染病毒的鸡蛋以优质蛋的身份混入英国市场,并被当成放养蛋卖。放养鸡下的蛋因比笼养鸡下的蛋营养价值高,因此价格是后者的两倍。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吃放养蛋,放养蛋市场也因此比普通蛋市场的生意红火得多。但让英国人没想到的是,高价鸡蛋竟然有毒。
2011年,德国北部的蔬菜受到学名为O104:H4的大肠杆菌污染,4000多人受到感染,症状包括便血和溶血性尿毒症,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大约50多人最终不治身亡。一些迹象显示,下萨克森州一家农场出产的豆芽菜造成了这场波及面甚广的食品污染事件。
2013年,数百万欧洲各国的消费者被告知,他们买来的牛肉和猪肉其实是马肉。以“马”充“猪牛”的丑闻是爱尔兰警方在深冻牛肉汉堡包中发现马肉后才东窗事发的。深入调查后发现,很多欧洲国家的熟肉产品中都发现了以马肉冒充的问题。
2016年,意大利警方查获85吨涂有硫酸铜以提高色泽的毒橄榄。消费者吃了这种橄榄可能危及生命。意大利是全球著名橄榄生产国之一,“毒橄榄”事件曝光后,该国橄榄销售蒙上阴影。
2016年,希腊的执法机构查封了3家制造假酒的工厂,收缴7400瓶假酒。这些假酒厂里还存放许多制造假酒用的空酒瓶、标签及瓶盖。在酿酒历史悠久的英国,警方也查获近1万升假酒,其中包括葡萄酒、威士忌和伏特加。
2017年3月,部分欧盟国家宣布禁止进口来自巴西的肉类产品,此前警方在进入销售渠道的巴西肉类产品中发现了腐败变质的问题。更有甚者,一些肉类产品中甚至添加了致癌的化学物质,以掩盖腐臭味道。2016年,德国共从巴西进口了11万4千吨鲜肉和肉产品。不过,德国有关当局声称,在德国销售的这些肉产品绝对没有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消费者保护组织“食品观察”宣称,在巴伐利亚几家大型连锁面包房里发现了霉菌和老鼠。食品观察称,在2013年至2016年进行的69次抽查中,他们发现一家面包房的食品中存在老鼠的毛发及咀嚼痕迹。另一家店铺内,面粉上明显有蟑螂爬过的痕迹,而烘焙好的面包卷里则有大量老鼠的粪便。
“假冒、有毒食品与饮料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安全。”欧洲刑警组织曾表示,有毒食品的盛行与全球食品价格飙升有关。
而本次“毒鸡蛋”事件表明,欧盟的统筹协调机制存在漏洞。分析认为,欧盟应该下大力气堵住长期存在的食品安全漏洞,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地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指手画脚。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