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医患心结的钥匙:作风正派
2017-09-07
226

在医疗活动中,病人面对医生首先感受到的是举止、风度、语言等外在的表现,医生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和治疗信心。所以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自身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争取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并撰文成书,详细阐述这一对医生的道德要求。

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精辟论述过医者应有的形象和行为要求,说:“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兼陈,看有若无。”

《灵枢·师传》指出:医者要“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指出:“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即医者应当品行端正,举止大方,待人诚恳,作风正派,服务热忱,彬彬有礼。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写道:医者必须“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视,忌心勿起,贪念罔生,毋忽贫贱,毋惮疲劳,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

历代医家还强调,医者诊病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行医作风要正派,尤其在诊察女性患者时要更加注意,不可造次,绝不能利用诊察之机调戏或奸污妇女。

我国古代医家清廉正派的事例不胜枚举。张杲在《医说》中记载:北宋宣和年间的医家何澄,有一次为一位患病缠年而百医不愈的士人诊治,其妻因丈夫抱病日久典卖殆尽,无以供医药,愿以身相酬。何澄当即正色说:娘子何出此言!但放心,当为调治取效,切勿以此相污!这士人在何澄的精心治疗下终于获得痊愈。何澄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为世代传颂。

李梴在《医学入门·习医规格》则曰:“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及其论病,须明白开论辨析。”

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的“五戒十要”篇中明确要求:“二戒:凡视妇女及孀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傍无伴,不可自看。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五戒: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他意见戏,以取不正。视毕便回,贫窘者药金可璧,看回只可与药,不可再去,以希邪淫之报。”

当前,医生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医、教、研任务,而且要应对和处置缺乏信任的医患关系,身心俱疲。想要解开这个心结,我们需谨记和践行先贤们的训诫。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