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国资委、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资134号文)将企业医院改制推上舆论热点。2018年将是国企医院改制的大年!
其实,早在去年3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2018年年底前要完成企业办医疗、教育机构的移交改制或集中管理工作。”上述《指导意见》是以国务院通知配套文件的身份出台的,也是加速剥离的一个信号。
一年多的时间里,3000多家企业医院剥离,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企业医院准备好了吗?
企业医院主要涉及铁路、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电力、机电等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21世纪初,我国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有8万多家,约占我国医院总数的40%,其中医院有7000多家。企业医院剥离工作十几年前就已开始。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
如今,企业医院谋求转型的案例几乎月月都会出现。中央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湖北鄂钢医院成功范式,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时,均对鄂钢医院从国企医院改制后,短短一年所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并指出2018年对于整个社会办医,当然包括鄂钢医院在内,将是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机遇期。
专家预测,乘着政策的东风,2018年能爆发的大健康热点领域包括社会办医、生物制药、养老等众多细分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社会办医成为近年来大健康产业不容小觑的力量。
除了社会办医等热点产业将爆发,今年也将是国企医院改制的大年。专家举例,鄂钢医院等国企医院改制后,短短一年就扭转人员流失、业绩下滑的局面。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仅为国企医院改制提供范例,也将为社会力量参与国企医院改制提供机会。
改制改得不好,要看什么?改制后,有没有持续注入资金?两家企业或者多个个体结合后,如何相互磨合?人员流失问题怎么破?管理者专业化能力强不强?
要和大锅饭时代永别了,势不可挡。作为医生,练好技术、树立个人品牌才是王道。不管怎么改,这样的人才到哪里都有铁饭碗。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