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互发“红包”竟是交流情感?
2018-06-05
501

随着聊天平台的普及,工作群成为当下各医院内部交流的又一渠道,甚至此前有医院急诊科通过与其他各科室组建急诊群,减少了患者的待抢救时间。近日,江苏省某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就讲述了肝肿瘤科独辟蹊径的感情联络方式——发“红包”。

医护群:感受家的温暖

该科室有全科医生护士的“家庭”微信群,也有全体护士的“姐妹”微信群。在全科医护“家庭”微信群,除了转发医院层面的各种通知外,科室如果获得了荣誉、护士节或三八妇女节等开心日子,或者成功救治了某位疑难病患者、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等,科主任、护士长都会在休息时间给大家发群红包,虽然金额都不大,但大家会对抢红包的速度、每个人抢到的金额讨论互动,气氛十分活跃,让人感觉自己仿佛身处在一个和谐快乐的大家庭中。

而全体护士的“姐妹”群更是用红包方式督促大家的进步。护士长每天质控查出的缺陷都会通过“姐妹”微信群发布。榜上有名的护士需在群内发红包,金额自由,但必须在红包留言一栏注明具体质控缺陷,让其他人不仅享受到抢红包的快乐,更从个别护士的工作疏忽中吸取教训,提高科室整体的护理质量。

医患群:拉近医患关系

科室里还有一个群,包括医、护、患及患者家属,它还有一个贴心的名字——健康每一天,寓意对患者美好的祝福。所有入住该科的肝癌患者及家属,自愿加入微信群,在院或出院后,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或预约住院,都可以在微信群内提出,医护人员、经过医生或责任护士,都会第一时间给予答复。

同时,针对该科病种特点,医护人员经常会转发一些科学、严谨的健康宣教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康复。有时病人为了感谢医护人员,会在群里发1元、2元的小额红包,所有群内的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随机抢红包都能参与;而医护人员抢了患者及家属红包后,会以5元、10元的红包回报患者和家属;一些医护人员也会在春节等节日发群内红包,并写上“祝病人早日康复”的字样。对于群里医护人员与病患的良性互动,许多病人及家属深受感动。

据悉,该院肝肿瘤科为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想出许多方式加强医患沟通,而建群发红包就是其中一个。对于该科室积极开动脑筋改善医患关系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医疗反腐之风盛行的当下,发红包活跃气氛的方式也应该适度。尤其在医患群中,这样的方式是否会让患者及家属产生攀比心理?譬如,有的患者发了红包,那其他患者就想了,不跟着发是不是不合适?

组建医患微信群的目的就是给患者开拓一个可以与医护平等沟通的平台,除了发红包,应寻找更多沟通医患情感的方式。相信通过医院、科室、医护三方面的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治疗的同时和谐医患关系将成为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