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8年去录抖音 是什么逼走了医学生?
2018-08-01
418

那些刚进大学校门、对知识充满渴望、曾当众宣读医学誓言的医学生们,经历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枯燥勤奋努力后,毕业后为何却纷纷不学医了?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缘由和苦衷。

刘大夫曾经梦想着成为一名生殖医学科的医生,她从北京一所211、985高校硕士毕业。去年这个时候,她正在北京找工作。但北京竞争激烈,加上生源地、户口等无法改变的原因,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无奈她只好选择回老家省会郑州。想着好歹是在国内数一数二大学的研究生,在郑州找一份工作应该不算太难。但事与愿违,刘大夫最终只拿到了距离郑州70多公里的开封市某医院的机会。她在与医院签正式合同之前,选择辞职。

现在,刘大夫从医的念头越来越淡,甚至消失。她现如今在郑州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录抖音赚钱,曾经还在师姐的启发下自制阿胶膏售卖。

我们不禁想问:辛辛苦苦学了8年的医学,就这样放弃,不觉得可惜吗?其实,像刘大夫这样高考填志愿时选择学医,毕业后却没有从医的人不在少数。原因在哪?

填志愿糊里糊涂 学医并非自己初心

刘大夫说,谈起学医,当初是受了一位表嫂的指点。表嫂当初学的医,她说:“医生社会地位高,女孩子学医将来好嫁人。”在学校时,她也曾和同学聊起学医的初心,发现大部分都是听了长辈的建议或安排,缺乏独立判断和明确的投入感。既然初心就不明白为什么学医,中途迷茫、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就很正常。

医疗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医生说:医闹、伤医事件频出,医生的执业环境如此恶劣,谁还愿意当医生?刚出校门的医学生进医院工作,黑白颠倒,日夜不分,工资还少得可怜。都说医院是“男人当牲口使,女人当男人使”的地方。

大医院进不去 小医院容不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选择了经济发达地区。“谁不想留在大城市当医生?”刘大夫说。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81名签就业协议的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去向主要是北京、广东、浙江;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显示,83.20%的毕业生在北京落实工作。

即使是地方院校,学生就医依然首选省会城市,如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届毕业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在省会城市就业。

都说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在基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大环境下,医学生也面临着这种尴尬。

做基层医生 担忧医疗资源不足

刘大夫来自河南农村,进不了大医院时,也曾有过回老家做一名基层医生的想法,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顾虑。比如,刚毕业的医学生待遇本来就不高,小地方应该更低;患者们都争着去北上广看病,基层患者少,医疗设备差,长远来看不利于自己医术的提升……

学医不从事医学 还有其他选择

不学医肯定不能从事医学,但学医不一定就非要从事医学。不想当医生的,出来可以进医药公司做销售或做一些与医疗相关的编辑工作等。

其实,现如今国家为了推进分级诊疗,全面落实全科医生工作,对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事业编制、补助、职称评审上都给予了相当优惠的政策。虽然这样的条件可能并非就能吸引医学毕业生来基层工作,但很多毕业生缺乏相关信息,对此毫不知晓。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上,院长陈国强著名的“忧虑说”引发我们深思。他说:“我忧虑,任性的你们是否能够在漫漫行医路中坚守前行。这个社会有太多诱惑可能让你迷失,有太多荆棘可能阻你前行。你们会否因为压力、因为年轻医生并不体面的待遇,因为社会上种种的误解,而放弃当初的誓言,不再坚守?”

陈院长的“忧虑说”正是戳中了很多医学生们放弃从医的理由。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医学生踏进校园,对着希波克拉底誓言真诚起誓,而毕业后,他们又无奈地选择脱下一身“白大褂”,让人倍感遗憾唏嘘!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