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到乡村,从手术室到病人家中,刘海鹰的脚步从未停歇,终因积劳成疾,三次被推上手术台,他累弯自己的腰,却挺直了苍生的脊梁——这正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医生近三十年行医生涯的写照。刘海鹰既非达官显贵,又非医学世家,出身贫寒,穷且益坚,心怀善德,求医问道。
外科行医生涯 要从这双布满老茧的手讲起
1981年,高二学生刘海鹰曾路过一家医院,看到医院大门外排队等候看病的病人,由此萌发了从医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救死扶伤。
1986年,刘海鹰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在五年的学习中,刘海鹰一直痴迷于外科手术,他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但分配时,他却被分配到了肿瘤内科,不情愿地成为了一名内科医生。
1988年,刘海鹰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师从我国骨科界泰斗、中华骨科第一届主任委员冯传汉教授,攻读外科学临床技能研究生,1993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任主治医师。
为了圆自己的外科梦,刘海鹰在读研时特意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在了外科临床技能上,而没想到的是他却面临着一次挑战。刘海鹰在一次手术实习时发现,他的皮肤对消毒用的刷手液过敏,手部皮肤出现了溃烂的迹象,这让他非常担心,如果被人发现他对刷手液过敏,那就意味着他永远不能拿手术刀了。于是,那段时间,刘海鹰忍受着溃烂伤口处剧烈的疼痛完成了一台台手术,直到医院重新换了另外一种刷手液,他的皮肤过敏症状才得以缓解。现如今,刘海鹰的手不过敏了,但是却有了厚厚的永远去不掉的一层老茧。
后经考试成为我国首位获布劳恩(Braun)奖学金的临床外科医师,1995~1997年赴德国脊柱外科中心医院、Hessing骨科医院、ST-Josef医院深造,先后从师于欧洲脊柱外科大师(德国脊柱外科学会主席)Metz-Stavenhagen教授、欧洲颈椎外科大师Matzen教授、德国骨科学会主席Kramer教授,在脊柱外科领域潜心钻研探索,参与完成疑难脊柱外科手术千余例,使其无论从脊柱外科手术技艺还是相关基本理论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2年多的深造,刘海鹰2001年组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刘海鹰的手术标配:老茧、颈托和护腰
脊柱外科手术中,经常会用到名叫椎板咬骨钳的手术器械,它可以一点点咬掉患者椎骨上增生的坚硬骨质。咬骨钳有个“小尾巴”,支出来刚好卡到掌根处。刘海鹰的右手因为常年握着这把钳子,在掌根处形成了厚厚的老茧,中间还被“劈”开一道伤口,看着就觉得揪心。而这样的老茧一年要掉三四茬,“脱落之后再磨起来一层。”
“这是永远磨不掉的痕迹,只要我上手术台,就会一茬茬地掉了又出来。”刘海鹰笑着说,外科医生,这是“标配”。而他的手术标配,还有另外两样——颈托和护腰。
因为常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也因为常年在手术台上保持一个姿势,刘海鹰自己也是一名颈腰椎疾病的患者,曾经先后三次接受大手术。疾病带给他痛苦,也带给他深深的悲悯之心,“我承受着颈腰椎疾病的痛苦,更懂得患者的苦。”而更懂得患者苦处的刘海鹰,也更关心爱护自己的病人。
众所周知,脊柱科手术在医学上属于复杂的一级手术,只有正高级医师才能主刀;布满神经的脊柱,医生稍一错神就可能导致患者瘫痪。
自2001年在国内率先创办脊柱科以来,刘海鹰已经完成9000多例脊柱手术,占整个科室手术的90%。而在这9000多台手术中,无一例出现伤害神经等意外,连外国专家都啧啧称奇!
多年来天天坚持查房 周末也不例外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主任级别的医生当中,刘海鹰的查房频率是最高的。一位患者曾这样说:“我以前也住过医院,也见过科主任查房,但还从来没见过科主任每天都来查房的,甚至周六、周日也不例外……刘主任话语不多,但我从他看我的眼神里,能分明感觉出他对患者的那份在意和关切。”
多年来天天坚持查房,说起来容易却最难坚持,很多人都问他不觉得自己付出得太多了吗?刘海鹰却说:“只要能看到一个个本来可能瘫痪的病人又站了起来,再苦也是一种幸福。的确,有时特别累,但我心里最清楚,手术的成功只能说是康复的关键环节之一,之后的护理尤为关键。我一天不看看这些病人,心里真的不踏实。”
平起平坐 让病人以及家属参与医疗决策
三年来,脊柱外科有一项必修功课,每周五下午全科人员要和病人以及家属坐在一起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能和医生“平起平坐”,患者及家属在一种透明的氛围中感受到的是深深的理解和尊重。
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说:“过去住院手术,感觉是糊里糊涂地进手术室,糊里糊涂地出院。但在这里,医生耐心细致的术前谈话让我们对家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了明明白白的了解和把握,悬着的心也就随之放下了。”
医患同建脊柱健康公益基金 救助更多病人
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刘海鹰没有想太多,但是对于患者有益的事情,他考虑得很多,也做了很多。
刘海鹰是一个满怀爱心的慈善家。多年来,他将公益当事业,足迹走遍青海、云南、西藏、山西等省份,为贫困地区脊柱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刘海鹰知道,这样的救助只是杯水车薪。怎么能让更多无力医治的脊柱患者得到救助呢?
由于我国目前国情所致,地区经济水平以及医疗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致使大量偏远地区贫困患者无医可治,而仅靠医生一己之力难以维系长期持续的扶贫救治工作,这促使刘海鹰萌发了创立专项基金会的想法。
2011年,刘海鹰下决心去办这件事,非公募基金会要200万元注册资金,刘海鹰的患者及家属们开始凑钱。一位特级教师的儿子拿来了50万,中科院的郑儒永老院士夫妇坐着公交车,捐出10万元稿费,刘海鹰说他都不忍心接受,可老夫妇觉得这事情有意义,执意要捐。
最终经过多方奔走,2011年11月19日,“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会成立后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志愿者,李宁当形象代言人。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选中他们的医疗服务,他的团队还要去西部贫困地区为贫困患者做手术,培训当地医生,其中病情严重的患者就带回北京。
基金会成立五年来,始终本着“技术和善款的联姻,可以救人;感恩和施恩的传递,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的理念。截至2017年上半年,基金会共完成义诊救助脊柱病患27132人,81位脊柱重症患者通过手术得以康复,培训基层医生147人次,数十位欠发达地区的骨科医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为痛苦百姓撑起了“健康脊梁”。
刘海鹰希望通过他们的行动,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公益组织对脊柱患者的共同关注,改变中国“脊柱疾患是绝症、脊柱手术是禁区”的现状,改善脊柱患者的生存状况!
居庙堂之高,面政要明星,你依序接诊娓娓道来;处江湖之远,入深山与百姓同吃同住,只因他们在你心里皆为病人,需要你真诚的帮助。不论虔诚的感恩流涕还是无理的指责谩骂,你都默默地融化在心底,记住该记住的,原谅无法原谅的。
医学有道,善德有律,君子自强不息;仁心,仁术,在你身上看到的是平等和博爱。
面对取得的各种成绩,刘海鹰总是会朴实地说:“我只想做一名良医。能够让患者重新站立起来,改变他们的命运,是我最希望做的事情。”
从专业梦、到慈善梦,爱心携手、共铸脊梁梦,这十多年的行动,每一步都在写着“大医精诚世间普,大德无声史自书”。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